汽车即将驶入“多元混合动力时代”


   柴油车、燃气车、油电混合、纯电动车------,我们究竟要什么?我们距离新能源究竟有多远?笔者这里大单猜测,我们即将步入“多元混合动力时代”。燃气有天然缺陷,油电混合叫好不叫座,这两个“配角”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以后也会现实存在着,那么多元混合动力时代的“主角”当属柴油动力和电动力了。我们不妨探析一下这两个未来的“主角”。
    纯电动车:足音可闻,步履尚难
    日前,关于电动车量产的消息让消费者格外兴奋。
    巴黎车展,日产高调推出leaf电动车,该车已经量产;通用推出了volt,计划今年量产明年进入中国;克莱斯勒宣布全面进军电动车,并在巴黎车展上不遗余力的推广自己的电动车。
    对比国外的快速发展,国内电动车起步并不晚,量产的呼声也很好,诸如比亚迪的f3dm早在年初就对私人售车,当前主要是机关单位购买为主,年度销量计划1000辆,e6已经在深圳出租车进行尝试,有消息传言今年量产,但是会率先在欧美市场销售。长城未雨绸缪,成立了专业的技术团队,与多家国际著名的专业零部件公司合作。目前已开发出了七款新能源产品:纯电动长城欧拉、精灵EV、凌傲EV、电动教练车、混合动力哈弗、炫丽智能起停、嘉誉插电式混合动力等。今后继续展开对纯电动车型,以电为主、以油为辅各种比例的混合动力和压缩天然气车型的开发,不失时机地推向市场。奇瑞也高调宣传自己的增程型电动车。
    其他的企业国外的诸如大众目前仍在试水,2013年全面推广电动车;现代汽车也在加快步伐;国内的其他车企也在加快量产步伐,今年明年会是各家推出量产车的高峰期。
    在汽车企业热闹的背后,我们仿佛看到了电动车时代的逼近,但是,现实和美好的愿望毕竟总是有一段距离。电动车还有好多门槛需要迈过,注定了纯电动车距离热心环保心急的消费者来说还比较远。这些门槛包括:
    1、技术门槛。纯电动车的三大核心技术电控、电机和电池等技术还不够成熟,起码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2、配套设施门槛。电动车需要大量的加电站,而这些是要政府、百姓、相关企业的高度配合,虽然不少城市开始试水,但不会一蹴而就。
    3、高成本门槛。不可否认,我们的整体电动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都面临高采购成本问题,所以,高成本背后的高价格对于市场来说是致命的。
    4、人才门槛。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人才队伍支撑,电动车人才会制约电动车的发展速度。
    5、意识门槛。除了消费者意识,还有来自政府和用车单位的意识,虽说都知道电动车的好处,环保意识持续增进,但是观望者多,践行者少。
    电动车是大势所趋,量产是现实,但是电动车大行其道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柴油动力:技术成熟,现实之选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缺少先进的柴油动力。尤其是乘用车柴油动力依赖于国外技术,绝大部分国产柴油机噪音高、震动大,让很多有意购买柴油乘用、车加入环保节能队伍的消费者在选车时存在顾虑。以至于不少消费者一提到柴油动力,还会联想到噪音大、冒黑烟等情形,实则不然,对于传统的汽油动力而言,高性能的柴油动力的环保情况要好得多。我们不妨列举一些柴油动力的好处:
    1、数据显示,即使与最先进同排量缸内直喷汽油机相比,柴油机仍可减少碳排放20%至30%,平均节油30—40%,使用寿命更长,动力性能更具优势。随着全球对更高效、更低排放、更环保经济型汽车的需求,先进的柴油动力具备实际推广价值和基础。
    2、技术很成熟,发动机皮实耐用。相对于汽油机而言,柴油机的结构相对简单,所以具有技术成熟,皮实耐用的特点。
    3、市场普及程度较高。据了解,目前欧美国家100%的重型车、90%的轻型车均采用柴油机、欧洲柴油轿车也已占轿车产量的32%,法国、西班牙等国更高达50%以上,柴油车的销量已超过了汽油车。
    在欧洲国家,柴油动力被广泛认可为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尚未普及前最有效的降低碳排放与石油消耗的汽车动力,此外柴油车相比汽油车而言,更能体现经济与环保。因此欧洲各大汽车企业纷纷投入柴油技术的研发与制造,如大众的蓝驱技术。
    在我国,虽然柴油动力在乘用车领域普及的速度也在加快。随着长城绿静2.0T柴油机的推出,令国产柴油机在动力、噪声、震动方面达到了欧洲先进机型的水平。这标志着国内柴油机已经突破了发展普及的瓶颈,开始阔步走向消费者。在环保方面,这款发动机与世界最先进、最成熟的欧洲柴油动力保持同步,达到欧IV排放标准,已通过欧盟认证,动力性能达到甚至超越大众、奔驰等柴油技术引领者的同级别机型。在动力方面,升功率指标达到55KW/L、升扭矩达到155Nm/L,是国内动力最强劲的柴油发动机,达到大众、奔驰等品牌的柴油动力水平。最大功率达到110kw/4000rpm,在1800-2800转时可以爆发出310Nm的强大扭矩,相当于3.0L汽油机型。
    另外,柴油动力可谓正逢其时。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我国2008年起将施行新的消费税政策,1.5升以上至2.0升(含)税率为5%,2.0升以上至2.5升(含)税率为9%,2.5升以上至3.0升(含)税率为12%。国家新的消费税政策体现出国家对小排量、高性能车辆的鼓励,使得2.0升成为动力需求的“黄金排量”。
    此外,从2008年1月开始,北京率先实施国IV排放标准,把很多国III车型挡在首都门外。今年广东全省和上海也将先后提高排放门槛,而目前只有大众等少数合资品牌的柴油车型能达到国IV标准,基于市场对2.0升“黄金排量”发动机动力需求、国IV排放标准普及的大势所趋,同时,国家在产业政策上,一直鼓励小排量、高性能、柴油化的主导技术路线。
    也有专家预测,随着柴油机经济、环保、高性能的不断突出,低速大扭矩与节能环保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乘用车柴油车销量的扩大是必然趋势,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并选购乘用柴油车型。
    结合产业发展进程和国内外市场情况,我坚定地认为,我们的汽车开始驶入“多元混合动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