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快男当上副教授


     

超女快男当上副教授 刘效仁

922006年超级女声全国第2名谭维维、2007年快乐男声全国10强王铮亮被四川音乐学院聘为副教授。在腾讯网转载该报道后的”互动”中,有590人选择了“搞笑”,41人选择了“无聊”,36人选择了“愤怒”,24人选择了“高兴”。一位网友留言感叹:现在的教授也没标准了,悲哀啊!当年四川师大电影电视学院聘李湘为客座教授时就有人质疑,一个教授,首先要对该门课有一个系统的理论的认识,而非经历和经验。要说经验,农民比任何人种地的经验都丰富的多,可并没见哪个农业大学聘请农民伯伯来当客座教授。(2010-10-11 中青报)

网上检索不难发现,明星到高校当兼职、客座教授例子不少。最近几年,成龙被北大艺术系聘为“特聘讲座教授”,牛群被聘为安大兼职教授,曾志伟受聘担任海南师范客座教授等。有网站还专题罗列了一批“当教授的明星”。不是说所有的明星都不能当教授,像成龙无论德、艺、才、学都是堪为人师的,但也只是开个讲座而已,何况不拿薪水,就未尝不可。可谭、王二人毕竟不是“玩票”,音乐学院书记表示,其薪资待遇将按统一标准,即基本工资加教学任务来综合核算。“底薪大概就2000多元,课时费是单独算的。”两位“新科教授”亦表示,保证不当“空头教授”,履行应尽的责任。这玩笑就开得有些大了。

音乐教学毕竟不是“超女超男”那么简单,好玩儿,既要有演艺才能,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亦须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否则,就是有才,就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也无益。若如是,岂不误人子弟。谭维维得知被聘就“感到很惊讶,因为我没有多少教学经验”。事实上,尽管当教授的明星不少,但真正能履职的却不多见。有学生直言,“大学期间我只听过李湘的两次讲座”。

我也看到校方表示,谭、王二人并不担任日常的教学工作,主要有空闲时回校开公开课,对出专辑、参加各类比赛的特殊学生群体进行辅导,担任学年考试的主考官等。所谓“教授”无非是“挂名儿”。王铮亮称,“一般从讲师到副教授大约需要8年时间,而我用了5年。”既如此,对于那些穷多年的努力都当不了教授的专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不公正的。

对于近些年来,“演而优则仕”,让明星其破格上大学、读研、拿博士学位、当教授,如此文化腐败盛行,与其说是急功近利、浮躁社会带来的不正常现象,勿宁说是大学精神的沦丧和操守的溃决。熊丙奇先生分析认为,“事实上,有的高校聘名人当教授,不过是名声上的需要。这些高校的动机很明显,请院士,无非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请官员,无非是为了建立好的外部关系;请明星,自然是为了炒作学校形象。”这也只能说明,一些学校底气不足,缺乏骨气。

"大学需要的不是大腕,而是大师"。他们没有大师,就只好请来大腕充门面;没有过硬的学术成果赢得声誉,就只能靠明星的影响撑台面;没有了不媚世媚俗的独立操守,就只得仰他人的鼻息,借他人的光环来护庇自己;更没有了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就只有取悦邀宠,以求掩饰极度缺钙的软骨病。况且,聘请明星当教授,有的是在饭桌这样的社交场合谈妥的。往往没有经过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讨论和批准,而是由行政领导决定的。学术,再一次成了权力的奴婢,连教授聘用也成了某种联姻和交易。

高校和明星只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高校借此扩大知名度,有利于招生引资等,明星在名利之外,收获了一顶学术的头衔。亏空的则是大学教学,玷污的是大学操守。可悲的是,一些高校领导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大学精神的颓废与失丧以至于此?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不聘农民大叔当农学教授,是因为手里没有可资与高校交易的名头、金字招牌、夺目光环,以及数以万计的“农丝”。倘有袁隆平的盛誉,还不早就延为座上宾,“茶”,“上茶”,“上好茶”,捧为“金牌教授”了。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0/11/content_3423761.htm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0/11/content_3423771.htm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0/11/content_3423766.htm

通联:安徽省砀山县道北东路45号刘效仁,235300,电话,05578038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