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依然严峻,中国企业需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出口依然严峻,中国企业需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中国8月份进出口统计数据出炉, 1—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18755.8亿美元,同比增长4成,其中出口9897.4亿美元,同比增35.5%,进口8858.4亿美元,增长45.5%,实现顺差1039亿美元,减少14.6%。专家却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走出最低谷,现在需要关注的是有多大程度的恢复。宏观经济来看贸易经济趋于回暖,但在采访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却抱怨由于成本上涨带来的出口压力。弃单,成为无奈之举,出口依然严峻。

  内忧成本上涨

  由于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今年的服装出口环境异常严峻。不少企业反映,成本上涨挤压了出口的利润。甚至对于日本的订单,都因为利润不抵成本而不敢轻易接单。弃单,成为企业的无奈之举。

  一位参加第十五届CFF的展商坦言,我们已不再是为了接订单,在日本也已建立起稳定而广泛的客商队伍,对日出口订单是不愁的,现在愁的是有订单,因为国内经营环境变化,而难以安排订单。企业现在是有选择性在接订单。有专家认为,弃单现象的出现并非坏事,至少说明中国出口企业已不做赔本赚吆喝的事情。在成本上升侵吞利润的过程中,中国出口企业要谋取正常贸易利润,必须按照市场要求自我调整产品结构。来自市场的力量,将促使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

  外受贸易主义情绪滋扰

  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7月,美国已裁决正在实施的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已经多达104起,涉及产品超过80种。欧盟对华已裁决正在执行的贸易救济措施产品多达59种。2010年上半年,美国一共发起四项贸易救济措施,全部针对中国产品;仅2010年上半年,欧盟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就有7起,已经与2009年全年7起持平。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近日公布了强化贸易救济措施的14项建议,旨在加强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对进口贸易不公平问题采取更为严厉的立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等那些市场会受到政府控制的国家

  各种数据显示,全球增长的放缓已经极大地催化了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释放。业内人士指出,欧美日等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过于温和,国内经济矛盾凸显,再加上国内政治压力,这都使得他们急于进一步将国内矛盾转嫁国外。

  中国企业需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康栢会计师事务所(www.conpak.com.cn)中国区总经理罗汉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内外忧患是当前中国企业的处境,而等待政府调控政策的出台调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况政策都有滞后的作用。那么,对于广大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如何才能自救?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竹泉带领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从2007年开始对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进行年度调查并发布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研究中心通过对中美营运资金管理调查结果的对比发现:国内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与美国企业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内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比美国企业要弱,呈现出更大的不稳定性。

  罗汉文补充,不仅纺织服装业,在造纸印刷业、机械设备等行业,中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美国,主要是由于存货周转期过长而导致先进周转效率低下。这表明我国企业在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同时,急需逐步增强营运资金管理的稳定性。

编辑:liutao 来源:千龙企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