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国美控股权之争引出了很多的话题,其中国美的品牌也成为话题之一。关于黄光裕对国美品牌的处理经验值得民营企业借鉴,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后,从有形的财富角度看,股份化就意味着社会化,这些有形的财富可以让社会共享,但企业的无形财产未必一定要让社会共享。企业完全可以将品牌与企业分开独立经营,一方面可以保证品牌背后的企业文化的延续性,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企业创始人的利益。
有人担心此次国美同战会影响到国美的品牌,其实这到大可不必,有道是大危机创造大品牌,品牌必须经得起种种风浪和危机的检验才能真正称得上真正的品牌。另外从品牌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三要素看,这次危机事件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国美的认识。因为危机事件对国美方方面面信息的披露,人们对真正的国美有了更深的认识,信任度会进一步得到巩固,虽然美誉度方面会受到些影响,但因此会产生公众对国美产生新的期望,如果国美将来的发展中能满足公众的这些期望,必定会加强人们对国美这个品牌的认可。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力主力军。与此同时,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不断创造精神财富,而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其无形财富的价值甚至远远超过其有形的物质财富。企业无形财产的商业化,就法律形式而言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而这些不过只不过是企业无形财产的代表,但不是无形财产的全部。企业最高层次的精神财富来自于利益但又超越利益,是企业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自觉或自动获得的社会使命和责任。
企业的精神财富来自于企业的创始人及其团队共同的播种,是企业创始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企业化、事业化了的结果,进而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在人类真、善、美文化涵养下逐步进化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文化。也正是在这种文化所造就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在唯利是图的商业天空中凭借品牌的力量,成就其永恒的生命。
企业的精神财富是属于企业创始人的、属于企业的,也是属于社会的,归根到底最终还是属于社会的。但企业的精神财富是有个性的,一方面它首先来自企业创始人的理想和追求,是企业创始人灵魂深处最闪光的那部分注入企业,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发扬光大,并逐步达到最高的境界,升华为属于全社会和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以笔者的研究,企业要完成这样的精神修炼,至少需要企业完成两个基本生命周期的延续,即至少要存活四十年以上,才能够形成自己的品牌。此后还要再经过两个生命周期的考验,即再有四十年的考验,如果企业不仅活着,且还能保持其原有的精神品质和风貌,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称得上是品牌企业。客观的标准是,品牌企业要像茅台、全聚德那样,人们根本就不需要知道他的经营者、管理者是谁,只要是这个牌子的酒、这个牌子的鸭,人们根本就不会怀疑其价值和品质,这样的品牌永远是挂在人们心里的第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美电器这个字号刚刚渡过了少年期,正处于品牌发展的青年时候。青年时期是生命的夏天,一切都不在茫然的伸展中,虽然会有一时的茂盛,但还必须要经得秋风和严冬的考验,还能留存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品牌。现在的国美,经历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虽然在财富和规模的积累上堪称奇迹,但他的精神骨架还只是初长成,并正处于快速的发育阶段,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不三不四的人来引路,必然会把企业引上邪路。
从百年基业全景来看,国美现在还只不过是一个刚过二八,十六开外的青年。这个时期自然还不能离开创始人的呵护,还需要再护送了一阵子,等他翅膀长硬了才能独立上路。否则把这么大的孩子交给别人作儿子风险实在太大,天下做父母的谁也不放心,谁也不会愿意。
这也就是笔者坚决反对陈晓执掌国美的原因,因为一个企业的失去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血脉后,很快就会迷失方向,并最终导致覆没。企业黄光裕继续控制,虽然还必须经历拨乱反正考验,但不管怎样还有可能得以继续,如果换一个人、换一个灵魂来指挥,那种来自两个灵魂的战争,只会使企业越拨越乱。而且如果是来自两个雄性基因的战争的话,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消灭另一个。
路漫漫其修远兮,国美的路还正长着呢,现在能少一些折腾就尽量少一些折腾,三五十年后的事虽然还远,但必须从现在做起。放心,国美的财富,包括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终将属于全社会,甚至全人类,但现在不行。起码国美的控制权不能交给他人,尤其是国美的精神财富还得由黄光裕掌管着。黄光裕把国美的商标权抓在手上不放,这是他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这个经验值得所有的正在创业和将要创业的民营企业家的借鉴。
注:阅读本文请务必参考笔者的《企业的生命周期和成长规律》一文。
邱旭瑜律师
2010年9月28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