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体&#8220;富二代&#8221;的警告 <span


 

永世的光荣并今生的梦想

写在《中国仁富榜》首次发布的前面

        

短暂的成功也许只需要一时的冲动;持久的成功需要持久的动力。彼得·德鲁克在讲述组织管理的时候,将“组织的使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认为:一个人,一个组织,如果将自己的使命,与一种永恒相集合,那么他得到的将是无与伦比的向内的凝聚力以及向外的前进动力。只有伟大的使命,才能成就一个人或组织的基业长青。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倡战略公益。即,一个人,一个组织,不要把公益作为一时一事的行动,而作为个人和组织的一种终极的使命,也就是:作为战略安排。这样,我们每天的努力,我们所承受的一切艰难,就都被赋予了一种积极的意义。“世界因我而不同”,简单的话语,却让一个人、一个机构的存在获得了最大化发展的空间。

 

尤其是,在中国,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富裕起来的第一批富豪们,虽然很多人雄风犹在,但是残酷的自然律,让他们不得不提早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同时,联姻文体娱乐明星等等花边新闻也让一群有着“富二代”身份的人陆续浮出公众视线的水面。如何让辛苦创立的基业能够长久延续,是富豪们的家庭命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严肃话题。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套过来用,我要说的是:富豪们聚敛财富的领域千差万别、路径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乃至直到成功之后,所经历的辛苦甚至辛酸却大同小异:防不胜防的种种危机以及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总是屡屡把他们逼到崩溃的边沿。

 

“说真的,当你挣钱到第一个1000万的时候,你一门心思可能是为了个人生存得更好;当你挣钱到第10个1000万的时候,你也一门心思,可能是为了企业能够更有竞争力;当你挣钱到第100个1000万的时候,你很难一门心思了,你经常会想,一天到晚这样累到底为了什么……”一位各种富豪榜上的常客,私下里这样对我慨叹说。

 

我们认为,这绝对不是个别富豪的矫揉造作。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随着创造财富速度的加快和对于财富占有的极度丰沛,这样的疑问,正在从当年个别哲人的深邃思考,变成对成批出现的富豪们的日常拷问。从贫穷到富有,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说到底,是一场游戏性质的自我挑战还是一个充满意义的革命过程?

 

一位历史学家形容说,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式,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在地上爬,然后是站起来走。到近代的五百年,就好像是在跑。而这最后的一百年,无疑是在飞。没有哪个时代,让人类在创造财富的活动中,会有如此之高的效率和如此之多的收获。世界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飞翔曾经是人类的梦想;梦想实现的时候,人类却空前失落。

 

这几乎成为整个人类,以及一个个个体的宿命。我用“意义恐慌”来形容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今生的梦想让我们满足,永世的光荣又在哪里?如果我们所有的努力,仅仅是一场游戏,那么,所有的游戏结局只有一个:虚空。一切烟消云散,我死后哪怕浑水滔天——这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场景。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生命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我在想,如果是仅仅是一场游戏,不管这场游戏多么刺激、多么激动人心,都无法让一个人在财富的创造上走的这么远;甚至,也难以让一个人成为一个状态稳定的富豪。不是吗?远的不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多少曾经红极一时的财富精英,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甚至成为阶下囚。游戏人生的,最终将被游戏。

 

我们希望“中国仁富榜”的出炉能够给“富一代”和“富二代”有一些有益的启发。《圣经·提摩太前书》第6章18-19节说“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集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我们持定那美好的生命。”不仅仅是创业,财富的保持也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有艰难就会出现有关意义的拷问。有意义,才会有依靠。

 

电影《白银帝国》里,扮演富商的郭富城独自一个人,站在沙漠中的夕阳或朝阳里,喃喃自语:世界真大,人真小——人,何以自处?……对于一个每天忙于生计的穷人,可能没有多少时间发这种“思古之幽情”;但是,对于一个已经成功或者希望成功的人,这样的问题是迟早需要面对的……我们祝愿“中国人仁富榜”所有上榜者,一路走好!

 

张弓惊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