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谈创投基金


  我怎么也没想到曹德旺先生讲起创投基金这么专业。实在汗颜。以前总认为中国民企的老板对创投基金的运作基本不怎么懂,不理解。但看到曹先生如此精彩的发言,让我重新认识了民企老板。2010年是中国经济新的开始,我衷心期望一些先知先觉的大型民营企业家也可以象曹德旺先生一样、像那些跨国公司一样,认识到创业投资模式对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期望大家能够从过去的以追求财务利益为主要目标,转向以追求企业战略利益和社会效应为主要目标的发展上来。这种变化将会使您的企业参与创业投资的自主性不断增强,而不取决于能否在中国创业板顺利退出。另外,曹公义举说明了他是一名具有公益情怀的投资人!谁说资本是冷血的?中国的不是!

【附录:曹德旺谈创投基金】

  [主持人]:您认为在我国青年创业的进程当中,金融机构应该为青年创业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支持?

  曹德旺: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多人不了解金融机构,什么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包含着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这里指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各种基金,这些都叫金融机构。国际上采用的做法是,因为商业银行是老百姓把剩余的钱存在它里面,这里有几块来源:一块就是结算资金的来源,就是企业在那边结算,利用面上的被金融机构用来周转,这也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部分。第二块,老百姓存款,只赚存贷的利差。这些钱它不敢拿去投资,也不敢贷给有风险的企业,因为银行本身没有这个权利。在国际上,投资给你这些风险企业的,就是作为固定资产的,有一个创投基金,就是专门给年轻人,或者有这方面经验的人,由银行的投行部组织,公开招募,卖这个基金的时候跟你讲,你买我的基金,你拿去做什么,拿去投房地产的,或者投高科技,或者投农业,当然这里风险很大,但是我过去的表现很好,就是高风险下的高利润。

  非银行机构、投行这一块吸纳的是社会上真正的闲置资金,就是扔掉了、亏本了,也不会导致它去死。而且银行也不需要负责任,我跟你讲,拿去投资,一起集中起来拿去投某个项目,这里的投资肯定有风险。因为投资是一个风险事业,大家都意识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它亏了也没有关系,国际上小企业创业初期的钱是由风投基金完成的,不是商业银行。

  我们国家真正想经营出什么产品,怎么帮助这些年轻人创业,不妨可以效仿美国30年代的做法。美国在前世纪的100年里,第一次崩盘,1906年的6月份开始,后来它在30年中,他发生了六次经济崩盘,引发了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当然这是一个部分,更关键的,我认为这30年里面,美国所培养的人才全部回到农村,因为在城里活不下去,农村沉淀着一批非常优秀的,可供经济迅速发展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以后和农场主在一起,成立了风投基金,这对美国企业的崛起起到很大的作用。

  国家鼓励金融出什么产品呢?现在我发现,中国贫困人员很厉害,又有一大批人从弱到大赚了很多钱,但是第一代企业家、第二代企业家赚了钱也不知道怎么花,因为他没有投行的经验,不妨鼓励年轻人和他们合作,联合成立用于生产力发展的投资基金。这样的话,规范它的管理行为,只要监管得利,不管盈亏,大家都可以接受。我们不妨效仿美国三四十年代的知识青年和那些农场主做的那些投资基金。

  不能鼓励商业银行给他贷款,商业银行不能给他贷。应该鼓励那些有钱人成立风险基金,给他提供资金,跟他合作。年轻人创业确实风险很大。我们在研究里面为什么一直强调青年创业呢?青年也主要是青年人,国家主要考虑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不是单单靠创业能够解决问题,应该从多方面的意识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就业成问题,一方面我们企业招工难,我刚才跟你讲了,为了招一个工人,我要掏120万,现在我招不到人。原来我们招工的主要劳动力,就是高中毕业生。现在高中毕业生,一个都招不来。因为高中生上大学占80%,去大专各种学校,剩下20%有的回家了,我们就招不到什么了。再加上这几年国家,推销电话卡、推销保险卡、推销信用卡,用了很多中专生、大专生。还有房地产行业,一个楼盘开出来有几百人,大盘有几百人,小盘的有几十人,他需要保安、保健员、物业管理员、售楼小姐。再有就是社区里的服务部,比如老公在那里买的房子,她在那边开小店,不要求有多少工资,她只需要在那里可以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