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一剂苦药


Less is More:一剂苦药

发表时间:2010-1-2 3:46:09     作者:汤胤     发表于:口水

Less is More:一剂苦药


前两天去了一家网站做咨询,内容是2010的运营规划。之前来往过几次,算是比较熟。而且毕竟不是政府而是民营企业,把我们拉过去是找问题的。我 说起话也不怎么客气,直接批评其规划的错误。今天想起来其实这种问题并非个例,应该说大部分传统企业或小企业都会有这样的路径依赖和局限性,所以干脆发在 网络上,与大家分享一下。



其他小问题就跳过,只讲两个大错误。



一是方法错误。我相信不管学术界还是行业都会认同这点,我们做事情是先研究竞争对手呢还是先做计划再来研究竞争对手呢?该公司就犯了这么个方法错 误,先做规划然后来想竞争对手。这有明显的闭门造车之嫌,造完了车抬起头来才想起来:咦,我这么搞法与当前行业第一怎么实现差异化呢?错误不言而喻,所以 我批评起来用了“错误”这个没有余地的词,不似平时说话那么保守(guarded)。



二是战术路径错误。其目标是该行业排名第一的网站,打算2010年增加若干频道,做更多的事情。


实体商业存在一个可达性的成本问题。例如广州就这么多家医院,我们得了病,自然想找最好的医院,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可达成本,如交通,信息的不流通,并不是所有人都去中山医,更不是所有人能去哈佛医学院。这就给了许多地方医院机会,由此综合性医院也有了存在的理由。



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可达性却有很大不同。理论上用户可以以接近零的成本获取信息,那么实体经济中的许多问题在数字经济中就有了差异:既然我能访问 行业最好的网站,那么凭什么我访问你——给我一个理由。这个理由成了许多企业网站内心痛楚的根源——他们不知道如何吸引和留住客户。这也使得互联网上只有 第一没有第二,即所谓的“赢者通吃”。



上面这些是经济学的分析,看起来有点理论化。当然我知道很多老总,尤其是在行业中摸爬滚打成就大事业的老总对理论十分不屑。那么我们换一种说法:



在现场我就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有的信息,目前行业第一的网站也有,请问你让用户来访问的理由在哪里?资金、技术、品牌、商业模式好歹得拿出点可圈可点的东西来。不要跟我说搜索引擎优化、实体广告之类,这个你能做,行业排名第一的网站有更多资金规模技术实力来做。



答案我写在了本文的标题上。Less is More 这个看起来相当后现代的表述,可以十分准确地反映互联网时代我们的长尾战略的本质。让我们拿若干成功案例做解释。Web1.0时代的网站充斥着眼花缭乱的 页面,当时的新浪、搜狐、网易等等没一个例外(其实至今还是这样),99年Google简单搜索框加上相当高的搜索质量一夜之间如清新的风一样吹遍了互联 网。以google如此这般的访问量,要在首页上放置若干广告赚点小钱不是难事吧?显然google高层确立了非常明确的企业价值观,成功抵制了这个诱 惑。



因此我们看这件事情的时候应该以发展的眼光,不同时期的战略战术都不应相同。互联网10年,当前国内的互联网大鳄都纷纷进入对方领地,远远超出了 他们早年发家的业务。最近的财报不看你不知道,其实腾讯已经超过盛大成为网络游戏第一,而新浪也早就不是以新闻为主营业务。然而他们的早年发家以来的企业 CI仍然根深蒂固的留在用户心里,腾讯=即时通讯,盛大=游戏,新浪=新闻... ...看一个互联网成功的商业,最早几乎都是提供最简单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尤其是现在互联网10岁开始进入成熟期的时候,更应该如此。这说明什么呢?一个 小型网站想做大,绝不是一开头做来个大,而是要做一把尖刀,直接插在行业的心脏上,到了站稳脚跟的时候再来延伸业务。所以说若一个小型网站要做行业第一的 门户网站,我不反对,但什么时候做业务延伸则必须慎重研究。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地在说破坏性创新的问题,也不是第一次说传统企业应对破坏性创新的障碍。就在上上周我将写了很久的策划案交给一家相当成功的传统 企业的时候,在现场若干部门员工身上嗅到了一股不认同的味道,虽然老总是口头支持的,以职业的敏感我已经切身感觉到要在这家公司推进一个新观念有多大难 度。于是没有浪费口水,知难而退及早离场。这件事情使得我对人和公司的观念惯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就是这家公司,告诉我他们的网站中,资讯、博客、课堂、小游戏等若干频道,游戏占了90%以上的访问量,而资讯接近于0。而大家知道小游戏开发完 放在网站上就可以了,几乎没有维护成本;而资讯频道几乎每天都需要大量人手拷贝粘贴整理,占了运营成本的相当一部分。好,就是这样运营数据报表摆在他面 前,若你要求他砍掉无访问量的频道,100个部门经理中有99.9个都会下不了手!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有多少人能够断臂求生呢?所以结论就是,在传统 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中一个游刃有余的有魄力的领导非常重要。看起来明显是一方苦药,这也算我给传统企业上网开的一个小方子吧。除此之外,我建议公司上下都做 一个前期工作:一起来给自己的网站总结几个关键词。这看起来不是很对症,但其实对改变观念很有效果。关键词总结不出来说明公司对自身的业务仍然很模糊,没 有任何特色,从而对用户也不会有吸引力。总结出了关键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就清晰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