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风”决不能再刮“一阵风”
王匡忠
在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过程中,一位青年朋友给我发来电邮说;党的优良之风真能大兴起来,真好!但是,能不能大兴?会不会“一阵风”?
青年朋友:你所关心的问,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党中央关心并确定作为抓手的问题。只要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的部署,把“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作为抓手,上下拧成一股劲,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的要求,长期不懈的抓下去,就一定能把党的优良之风大兴起来!
假如这不是如果,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的是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在一门心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成风!密切联系群众成风!求真务实成风!艰苦奋斗成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成风!那该多好啊!大家可以想象得到,这是一幅多么激动人心而又美好的壮观景像!还会有人问,能不能大兴?会不会“一阵风”吗?
毛主席早在延安整风时期就提出了大兴党的优良之风。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之际,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主持了会议并作了报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两个务必”的引领下,我们党十分重视大兴党的优良之风,第一代老一辈革命家率先为全党作出了好样子,对那些跟随自己从枪林弹雨过来的老革命败坏风气也不轻饶。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领导在大兴党的优良之风上是带了头的,上西柏坡、奔灾区、去农村、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站在群众面前,干什么?!就是为了大兴党的优良之风。老百姓说的好啊!就数这一届作风最好,办的好事最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央领导带头大兴党的优良之风,为全党作出了榜样,带动了下面走上大兴党的优良之风之路。例如,“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迈过富裕坎”的小岗村,沈浩去了以后,六年使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300元增长到6600元。总结沈浩集中到一点,最珍贵的也是一般领导干部做不到的,就是沈浩把大兴党的优良之风带到小岗村,实践又一次验证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真理。
虽然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对那些不愿意大兴党的优良之风的领导干部来说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一些领导干部说学榜样太辛苦,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学榜样。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想学榜样,又舍不得丢掉身上不良风气。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对大兴党的优良之风持怀疑态度,怕自己兴别人不兴自己吃亏。所以,一些领导干部只是在口头上大兴,实际上是不兴。还有的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不大兴,而且还反对别人大兴。因而,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搞形式主义“一阵风”那一套。
“一阵风”是很坏的歪风,是领导干部必须丢掉的坏作风。当前大兴党的优良之风最突出问题?就是“一阵风”!老百姓说:干什么“一阵风”,还不如不干。这说明,老百姓已经对“一阵风”很厌倦了。所以,对大兴党的优良之风,决不能再开刮“一阵风”的玩笑了!
如何杜绝“一阵风”?
还是毛主席那句老话,不破不立。要使党的优良之风形成风气,必须破除那些障碍着良好风气形成的坏风气。不然的话,党的优良之风要大兴是兴不起来的。
第一,要让理论联系实际形成风气,就必须破除“忽视学用”和“学用脱节”问题。破除学习“无用论、无关论、无效论”和“不学习照样干好工作论”的思想。
第二,要让密切联系群众形成风气,就必须破除领导干部搞特殊化的问题。领导干部一旦搞特殊化,不仅背离宗旨,而且与群众感情就断了,导致干群矛盾尖锐化。
第三,要让求真务实形成风气,就必须破除说话不算话,说话不负责任的问题。下面开会领导讲话,都是从网上抄来抄去的空话套话,自己念过了自己都不知道念的是啥。
第四,要让艰苦奋斗形成风气,就必须破除拿禁令当耳旁风问题。对玩心大、作风浮、工作漂、纪律松,比着建楼堂馆所,比着装修办公用房,比着购买、建造住房和配置用车,比着出国(境),比着搞休闲娱乐的必须严办。
第五,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风气,就必须破除把党的民主生活过成严重变质走味的问题。坚决破除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上级对下级批评拐着磨着;下级对上级的绕着躲着的问题。
大兴党的优良之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不是一般化的小来小去的兴,也不是轻来轻去的带兴带不兴,更不是“一阵风”的兴,而是大兴!
要大兴,还要对宣扬腐朽封建的歪风邪气进行打击。为什么大兴党的优良之风阻力那么大?阻力主要是来自对腐朽封建的歪风邪气的宣扬,它比黄色淫秽的毒害性要大上几百倍,甚至上万倍。因此,不能对宣扬腐朽封建的歪风邪气打击,就不能大兴党的优良之风。
既然党中央把大兴党的优良之风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那就说明党的优良之风,已经到了不大兴不行,不大兴就兴不起来的时候了。所以,优良作风要大兴,兴风切忌一阵风,不正之风破除尽,良好风气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