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网组织“蚁族”大讨论,我写了一篇帖子,权当为毕业10年存照。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2000-2002年,我是广州石牌村的蚁族,那里有唐家岭一样加盖的鸽子笼,楼与楼之间的住户,隔着窗子能握手。那里有狭窄潮湿的街道,蜘蛛网一样的电线,油烟呛人的湘菜馆,煲仔饭,发廊,小姐,二手店,水果摊,隐居的逃犯,喝早茶的原住民,还有时不时爆出的命案。更多的是在CBD和电脑城艰难起步的毕业生。
现在想起来,那时是最快乐的2年。单身,租住一房一厅,时常接待南下找工作的弟兄们小住。大家穿人字拖买菜,赤膊大汗淋漓的做饭,喝啤酒,看世界杯。去发廊洗头,在村口吃烧烤,烤鱿鱼,烤茄子,烤被广州人称为鸡肾的鸡肫,烤韭菜,很少烤羊肉串,因为广州嫌“热气”。喝累了,偶尔抬头看看珠江新城上被灯光照亮的天空。
起步之时都是艰难的,弟兄们奔波于广州乃至珠三角,非名校出身,我们不奢望进宝洁、可口可乐、广汽、广船、广发行等广东名企,但不怕,珠三角有的是企业,随时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草根。感谢美的、科龙、格兰仕、立白、蓝月亮、康师傅、富士康(这两人名字真像)、合生、珠江、富力、雅倩、《南方都市报》等企业,他们是些值得尊敬,英雄不问出处的公司,为一波又一波人提供了用武之地。
难吗?当然难,再难也只能自己扛着。实在扛不过去的时候,看看星爷的《喜剧之王》、《少林足球》,什么都能想开。
“人要是没有理想,就如同一条咸鱼”。
“拜托,即使你们要叫我跑龙套的,也麻烦不要在前面加个“死”字好不好”。
和广州深圳相比,北京这个城市的主题词是“大”,大机关,大公司,大排场,大明星,大手笔;是“高”,高知、高官、高管、高品味,似乎没有草根的机会,其实,正因为众人都向往“高”、“大”,才给愿意实践“小”,姿态“低”的人留出了无穷的机会。
也许,从房价的走势来看,命运对2004年以后才毕业的人是不公平的,对2008年以后毕业的人简直是煎熬。
可是,哪一代人能那样精确的投好胎,恰好出生在阳光和煦、雨露适量、没有风霜、鸟雀也不来啄取的合适年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