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贫富悬殊的距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12.66:1。城乡居民收入从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08年的3.31:1。中西部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电力、石油、金融等行业收入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高达10倍。
毋庸质疑,中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必然会给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例如:贫富悬殊会导致犯罪成本降低,从而非常容易诱发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现象;贫富悬殊会导致广大低收入人群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贫富悬殊会导致众多弱势群体对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怀疑,从而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那么,为什么中国从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占主导的社会经过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贫富差距就变得如此悬殊呢?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非但没有取消城乡户籍二元制,实行教育公平、就业公平、社会保障、社会医疗保险公平、税赋公平,大力推行公平自由竞争,反而在一系列公共政策的制定上不自觉地向强势群体倾斜,这就人为地放大了贫富之间的“马太效应”。而这种“马太效应”形成中的人为因素正是社会中广大弱势群体怀疑社会公平、正义,对党的有关改革开放政策持抵触情绪的主要根源。
因此,我们要想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缩小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首先、我们必须以社会公平为原则制定各项政策,让每个市场主体都能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其次,我们必须坚决取消像城乡户籍二元制、国家公务员招聘中的地域限制等明显不合理的,不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再次、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让他们享受更多的实惠;最后、我们必须完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并大力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我们要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以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国贫富悬殊不断加大 收入差距12.66:1(图)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