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国内车市,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双上1300万辆的产销数据,轰轰烈烈又风风火火。随着总结工作的告一段落,2010年新的产销计划数据也陆续推出。无独有偶,解读新的产销目标,也已经看出了比亚迪等车企的高调,丝毫没有对今年市场持有怀疑态度。然而,合资品牌的销量目标却显得有些保守。
中系车 比亚迪受益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就初步掌握的知名车企年度计划而言,笔者认为有三大看点:一是自主品牌在2010年的销售目标近乎翻倍,如比亚迪提出100%的增幅计划,2010年销量目标定为80万辆;二是大众兄弟作风保守之余暗自较劲,新年计划均未超过20%的销量增幅;三是日系车企看似默默耕耘的外表下,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广汽本田3家,联袂制定150万辆的既定目标也不可小觑。
分析各家的2010年目标数据,最为有意思的话题无外乎是“合资稳增,中系腾飞”。对于多数媒体或者各位业内评论家而言,比亚迪抛出2010年增产扩产80万辆、销量目标80万辆、销量增长100%的计划,如果放在国内其他任何一家车企中,几乎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该目标得以实现,比亚迪将成为国内第一家连续5年实现销量100%增长的车企,其崛起速度也足以令全球各车企巨头马首是瞻。
实际上,比亚迪并不打无准备之仗,新年伊始便公布了L3、I6、G6、M6、S6等五款即将上市新车,其价格区间均在8万元以上。2010年作为其品质年,拓展高端市场为其重点。同时,在北美车展上,e6的出现也宣告了国内唯一一家出席车企对新能源领域的领军地位。自L3之后,e6再得准生证,传统燃油车领域和新能源车领域如同两臂,前者国内风头正劲,后者国际领跑市场。市场终究是市场,品质的上升是比亚迪有力的加速器。
政策倾斜 合资品牌压力增加
2009年,中国车市火爆,许多人将原因归于政策的刺激作用,称2009年车市是“政策市”。国家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出台,确实显著拉动了内需。然而我们也看到,今年开始收紧了购置税优惠幅度,造成了很多消费者赶在09年底集中购车,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未来需求的预支。
也就是说,经过2009年国内车市史无前例的井喷,我们积累的庞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释放。笔者试想:大部分准备买车的人集中在09年买了以后,2010年的消费需要相对来说是不是小了很多,当然这需要研判。
然而,自09年底财务部“以旧换新”补贴公告之后,本月19日又发布“以旧换新”补贴和1.6升和以下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减税政策,无疑是对政策缩水的一次修正。之前的办法规定,提前报废的黄标车已经享受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就不再享受补贴了,但是新的政策出台相当于两个政策叠加,尤其会对二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产生推动作用。
作为比亚迪等擅长在1.6L以下排量精耕细作的车企来说,再次享受到了政策较大的优惠辅助。因为黄标车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一线大城市数量并不多,但是对于二三线城市以及更下面市场的推动力将会非常巨大。据此推断,F3、F0将会更大地抢占以上市场份额,加之新车型上市对高端市场的拓展,单就比亚迪而言,2010年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由而对整个国内车市而言,于政策向自主品牌的倾斜,合资品牌颇感压力沉重,上海大众、东风日产、一汽丰田等车企虽然开始意识到了微车市场的战略意义, 但面对F3、F0等成功车型,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市场争夺上短时间内还难以向好。也无怪乎合资品牌普遍推出了保守的产销目标。
在2010年的头一个月,国内车市的各家厂商都是极为关注的,其影响也不仅潜移默化那么简单。南北大众及老对手上海通用亟待解决困扰已久的产能问题,日系、韩系、中系也各有心志,1月的销量成绩将正式开启新的角逐。但从目前的趋势看,各车企纷纷新增产能仍是整体看好今年车市的一种表态。率先发起“鑫虎攻势”的比亚迪,已经正式向合资品牌吹响了反攻的集结号,合资车企该如何应对有待观察。
实际上,市场上竞争激烈对于消费者是好事,预计国内市场局面将会逐渐供大于求,而营销行为也将丰富多样。一旦俘获消费者的心,上海通用五菱123万辆,抑或比亚迪80万辆的销量目标,实现达成的可能性就愈大。总之,2010年的国内车市,值得期待的看点很多,犹以比亚迪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