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鸡三窟


雄鸡三窟

                           /赵化鲁

人皆知“狡兔三窟”,何来的“雄鸡三窟”?欲知端详,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窟,位于单位大门内的头排厢房。这是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筑,位于中院第一道门两侧。门东依次为校办公室、主任室,西侧为领导值班室,紧邻即我的所在。这两件房子先前为一位退休的督学所有,里面墙上有工会的有关宣传版面,似乎是工会主席的办公场所。

接校方通知专职编辑一本有关校史的书,这件被我名曰“西厢”的地方,成为我的办公之地。门上没有指示,偶尔光临者,还得费一番口舌解释我的职责。大多时候,想一些不为人知的心事,写一点感兴趣的文字,日子如水一般默默流淌。

前年的1117日,拥有笔记本电脑一台,喜不自禁,开始正式涉足网络写作:

今天是20071117日,我终于进入了笔记本电脑时代。我可以和自己不太美气的书写水平说小别了。拥抱你,我亲爱的七喜!(豆木轩主于沃中之西厢)

又是一个亮丽的初冬的早晨,周日的校园有些许清静。暂离喧嚣纷扰的尘俗,觅得片刻心灵的洞天。思考人生的意义,显得奢侈。我们平静地生活着,生活中体验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一会儿返乡探视,有民兄车行,不亦乐乎?

以上两段,是我有了笔记本电脑后头两天写就的文字。一个一无所知的电脑盲,就这样鬼使神差地开始了网上冲浪,你说怪也不怪?

在第一窟,我的写作艰难起步。开博客,上论坛,市报省报接连刊出我的散文,那份喜悦,萦绕心头久久。2008421日,办公室迁移,别西厢,入沃中之西楼。所谓西楼,位于单位西半部,四层建筑名曰“格物楼”,我的办公室处底层,楼门北侧。房间比西厢小一些,门上旧有门牌:档案阅览室。我的工作任务依旧。

西楼冬冷夏热,不堪久居。或挥汗如雨,或冷作一团,单位所分配工作之余,我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抗震救灾诗歌,随后,被中国诗歌学会主编的诗集收录。我的第一册诗选(与人合集)出版发行,文字纷纷见诸国内大小报刊及网络媒体……

2009312日,领导交待了新的任务:到党支部从事党务。办公地点,西楼之上三层党支部会议室。我的第三窟面积较之前两窟大了许多,偌大一个会议室,仅我一人常驻,奢侈了点。不过心情不错,有诗为证:

明年春色倍还人·单位办公地变更有感

秋意渐深临西厢,绵绵秋雨文思长。
总为尘俗逆人意,何妨援翰字里忙。
注:2007920日,接校方通知,专职整理校史、协办校刊,办公地位于校内前排西厢房。余美其名曰:西厢。
              

雁字回时月满楼,西窗共剪情幽幽。
沃中西楼寒暑尽,文名墨迹走神州。

注:20084月末,西迁科技楼一层某室。是年,国事或悲或喜,感时花溅泪。情入笔,笔写心,沃中西楼所赐不菲。
             

植树佳节绿葱笼,科学发展建新功。
更上层楼见杨柳,春色点点入诗中。
注:2009312日午后,遵嘱启笔为单位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准备材料。再度易址,上三楼党支部所在地办公。
             
〇〇九年三月十四日星期六晨,豆木轩

诗言志,何须多言?在下属鸡,得此三窟,岂不为“雄鸡三窟”?《战国策·齐策四》里冯谖曰:“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我不是孟尝君,又哪里有冯谖的聪明呢?冒昧用典,权以自娱罢了。

2009-11-4上午,更上层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