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商一家实例



警商一家实例
——公交车上通话事件复原
龚明德

在出版界打工二十六年,我几乎很少乘公交车上下班,除非自行车坏了的时候才偶尔坐一下公交车。打工到了学校后,因为校址离家太远,要出城,骑车来回奔走确实恼火。只好听从家人安排办了公交卡,不到半年,乘公交车就成习惯了。乘公交车,对我来讲,就是在没有止息的读写生涯之馀的“深入”社会。
上个星期在公交车上听到的一个中年妇女用手机通话的全程具体内容,就是当今社会的写真之一,是送上我耳边和眼前的现实生活。
我来努力复原那个中年妇女手机通话所讲的事件。
这中年妇女开了一家汽车加油站(至少她是具体负责的老板),一个司机的车加油加到一半时却油箱出了问题。我没有“私家车”,也从未使用过公家的汽车,不知道这油箱问题是怎么一回事。反正这车是堵在了加油机器旁,至少这一处的加油机器要停止工作了。
中年妇女一接到岗位员工的手机电话,就手舞着满脸堆笑着要跟出事故车辆的司机说道理。她让司机先讲,最后她问司机,当然语气全是温柔的但内容是尖刀一般的锐利:“师傅,你能不能换一个思维,你听我说,你咋个就不想想你的车有什么问题呢?”
可能司机那边严辞相向,这中年妇女也严辞相向了:“那你就报警,没什么可说的了,听警官来调查处理吧。”
中年妇女关闭了与司机的通话,赶快又挂通了一个电话。听口气,这电话就是直接与“片警”说及此事了。中年妇女与该警官很熟,电话一拨即通,她明确地说了可能有一个司机要报警,她亲热而又命令式地交代这“片警”去了之后该如何如何处理之类的细节。
跟“片警”说罢之后,该中年妇女又往她的汽车加油站再拨一个电话,以老板的威严下指示:“不要跟他说啥子了,等一会儿警官就来。”
这一次的公交车人很多,加油站老板即那个中年妇女与我都一直站着,直到我下车,中年妇女也还是站着。中年妇女打手机说电话时,她的双眼一直朝车窗玻璃外看着,所以她完全不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一直盯着她看、仔细欣赏她的出彩表演。
我下车后,等着换乘另一辆车。站在站台上想:那位爱车油箱出了故障的司机一定在充满信心地期待警察一到就为他主持公道解决问题,一定会站在科学、事实等立场来处理一切纷争的。但这位司机哪里会想到至少他遇见的这一事件已经完全是“警商一家”的定势了……
关于“警匪一家”,我曾读过当今一个重要领导人之一的一次正式对公安领导的讲话,大意为:这一次的重大案件,你们是不是又准备还是先通知嫌犯赶紧逃掉,等确凿得到嫌犯已不在犯罪现场了,你们再装模作样地派员到现场侦查、逮人?……
“警官一家”、“警匪一家”的事儿在“旧社会”是普遍存在的,“警商一家”的旧式实例我还没听说过,这回在公交车上算是领略了一回“史实现场”。
我们是在“新社会”,好像“新社会”提倡的是“警民一家”。但是至少在成都的本地电视新闻中,凡是豪华小轿车压伤了走路和骑自行车的人时,多半是一身名牌服装的司机坚持不下车就呆在驾驶室,坚持不向受害人道歉,而天降恶魔似的一排警察立马赶来用屁股连接着紧密保卫着豪华小轿车不受任何损害,用胸膛挺对这拥挤的群众而不让受害人及其家属接触小轿车,也根本不听从受害人及其家属哭闹着要司机下车道歉的呼喊……
人人都看得见的事实,比如那天那个中年妇女“警商一家”的通电话,公交车上的与中年妇女挨着站坐的人都听得见的事实,只有我对此事还有点儿感觉。
叹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