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亮本是个好孩子


      读书和学习往往被联系在一起,意思很明白啦,读书就是要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搞企业的读管理类书,医生读医疗专业的书,都是这个道理。这些都是“有用”的,所以那些和专业不相关的书就被称为闲书了。但闲书也并不是真的闲,有的可以消遣,有的可以砺志,有的可以陶冶情操,有的可以提高修养,甚至这几方面兼而有之的也不少。

      但有些书,我确实想不出来会有什么用。崔永元在一次采访中说,现在“名人”是个贬义词了,“名人出书”更是骂人的话,而自己也没能免俗。这话里面其实点出来这些书实际上是没什么价值的,而在小品《说事儿》里则说得更明白,书,不过是村头厕所的纸。

      其实这些书也未必就真那么废物。我觉得文笔好的娱乐界名人写写文章,也足供消遣欣赏,那些有故事的或者工作本身就比较神秘的名人写的书,至少可以让人知道些内幕,多知道些掌故,喝酒也有谈资。而有些人打小就没机会好好学习文化课,读书看报估计勉强,要是写书弄文估计就勉强得太很了。比如有些运动员,尽管拿了冠军,值得我们尊敬,但他们之中大多是没有正经上过学,从小就练习胳膊腿儿了。要是真有故事,偷偷请人代写也就罢了,偏偏连自己也不知道故事在哪里,也要出本书来。

      田亮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人。这孩子白白净净的,面对镜头还有点腼腆,很可爱。但自从被弄出国家队后好久没了消息,现在,突然的新闻就多起来,一会儿是出了写真集,一会儿又是什么绯闻,可热闹了一些时候。开始很纳闷儿,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写了本什么书,这些噱头原来都是为了卖这本书而来的。

      现在,我算是找到规律了,但凡三年不鸣,突然有了消息,那肯定后面就有东西要卖。前不久有个台湾唱歌的女子,突然爆出猛料,说李宇春的偶像就是她。那意思比较明白,但说得相当含蓄。李宇春比较中性化,很多人猜测有同性爱好倾向,但我觉得未必,因为大家并没有抓住什么把柄。偏偏有个女的冒出来这么说,那言外的暗示是很明显的了,尤其小李还去了趟台湾。后来,果然这个歌手就推出了新专辑,你说巧不巧?

      在文学作品里,这个手法叫“兴”,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在生活里,叫做顾左右而言他,表示比较尴尬;在战术中,叫声东击西。在销售策略里,叫做“眼球经济”或“抓眼球”。其实有个更方便的词,叫“炒做”。这个说法现在贬义得很了,其实在酒行业里有个炒做的案例却历来被人称道,那就是茅台酒在巴拿马什么会上,老是没人注意它,结果参会人员灵机一动,啪地把酒摔了,不仅声响引得全场转头看来,那酒香也就出来了。这是酒行业运用炒做之法的始祖。

      有家小酒厂,为了打名气,虚说自己的祖传秘方失窃,弄到公安局去报案。事情沸沸扬扬,果然很出名,但后来才发现是报假案,祖传秘方更是子虚乌有。幸亏在当地人熟,要不非弄出乱子来。可谓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弄了个大尴尬。炒做,也有技巧,首先要找好事情来炒。但哪里有那么多好事情啊?实在不行,坏事情也就往上顶,只要引起大家注意,再说唱正本大戏。

      其实这想法不妙,要我说,至少应该把握住“不好也不至于很坏”的招数来用。比如田亮拍写真集,尽管有为了卖书先出卖色相的嫌疑,但毕竟人家常常脱了。从小就练跳水,在国际比赛上也是小裤头,他和我们都习惯了,所以也无所谓。要是田亮原来学击剑,还用写真集做噱头,可就有点那个了。

 

      马千里(maqli),著名管理专家、学者。深圳马千里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主攻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对接及管理咨询、营销策划服务。擅长以"中国道理"解决中国企业问题,在《商界》、《销售与市场》、《商业评论》、《财经界》、《管理学家》、《中国经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著名报刊发表相关文章300多篇,为《华夏酒报》等报刊专栏作家。出版《论语的管理智慧》、《论语企业家读本》等管理学著作及《论语新裁》、《当论语遭遇于丹》等学术著作。

 
QQ:53901439
办公室电话:0755-83113221   0755-83500805
助理手机:1351062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