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农业补贴被挪用令人深思


4亿农业补贴被挪用令人深思

刘纯银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财会部预算处处长刘林祥,日前因涉嫌挪用近四亿元农业补贴款被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立案侦查。据了解,该案是北京市近几年来所发生的最大一起挪用公款案件。(117日《新京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国最重要的根基产业。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可以说农业补贴,是国家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而专门下拨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款项。作为专款,国家已有专门的管理制度,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知道如何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职务仅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财会部预算处处长的刘林祥,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手中所掌握的3.96亿元农业补贴专款挪用,借给其朋友公司经营,从中赚取利益。正如报道所说:虽然在案发前大部分被挪用的款项已经收回,但是给近4亿元农业补贴专款造成了极大的风险。

我国有关财务制度早已规定:任何一笔公款的转移支付,都需要特定的程序、手续。为何在北京职务不大的预算处处长刘林祥挪用4亿元农业补贴,并从中谋利呢?这不仅令人深思,也曝露出我国农业补贴专款监督管理上的漏洞。

为进一步完善政府农业补贴政策,更好地发挥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作用,保持补贴的稳定性、连续性、科学性,笔者认为当前关键:一是要建立健全农业补贴支付过程中的定期反馈机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度调整补贴规模、重点和方向。二是要加强补贴使用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补贴的违规使用,形成对农业补贴全程把握、完善效果评估的监测系统,提高中央和省级农业补贴政策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享受补贴规模的大小,建立针对性强的定期和不定期评估,随时掌握补贴使用情况和效果,确保农业补贴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要通过公示等手段提高农业补贴操作的透明度,以确保从补贴总量、补贴范围、补贴方式、补贴程度、补贴环节,到补贴年限、方案执行人、补贴受益人等,都以法律为基准,杜绝暗箱操作,防止以权谋私。五是要加强基层执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确保农业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民从农业补贴政策中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