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风云(二)
王先金 编著
第四章 希特勒反间计 斯大林大清洗 (10)
中国杰出特工阎宝航
1941年5月,也就是佐尔格在被秘密逮捕的五个月前,德国进攻苏联的消息已经风闻欧洲,佐尔格不断地通过无线电密码传回了这方面的消息,直接报告斯大林。
这些重要的情报可惜没有引起斯大林的重视。然而当斯大林收到了从中国发来的一封绝密情报时,斯大林不得不重新考虑了。
在血雨腥风的年代,周恩来创办了“中共中央特科”,几十年来在这条隐蔽战线上涌现出无数无名英雄人物。被海外人士称为中国的佐尔格阎宝航,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
是他事前了解到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的准确日期。此情报由周恩来马上电告了延安,延安又马上电告了斯大林。
是他在1944年夏季,获取了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中苏边境上兵力部署的详细情报,使苏联对日开战后得以迅速摧毁日军在中国东北的防线。
……
阎宝航祖籍辽宁,生于1895年4月6日。早年曾是张学良的高级幕僚,为少帅实现抗日救国做出过重要贡献。1927年,张学良资助他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哲学和社会学,两年后回国。
“九·一八”事变后,阎宝航遭到日军通缉,化装逃到北平。他在张学良的支持下,与其他抗日人士共同组织了“东北民众抗日会”和“复东会”,领导东北救亡运动。
阎宝航的家一直是东北流亡人士和抗日志士的栖身之所,被人们誉为“阎家老店”。
周恩来到重庆后,阎宝航又成为他的秘密助手。
1937年9月,阎宝航由周恩来、刘澜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共产国际不同意。因为那时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支部,所有重大事情都得报告共产国际。中共将阎宝航入党的事报告共产国际后,得到的答复说:阎宝航是国民党上层反动分子,不同意吸收入党。毛泽东说:“国民党可以从我们队伍中把人拉出去,我们也可以从国民党的队伍里把他们的人拉过来。”当时党内也有人议论,说阎宝航社会关系复杂。周恩来说:“你关系不复杂,但是阎宝航能做到的事,你做得到吗?我们吸收一个党员不是看他出身怎样,社会地位怎样,而是看他的共产主义觉悟,有没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当时决定阎宝航为秘密党员,周恩来给他取了个代号“阎政”。
阎宝航当时是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设计员,是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红人。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同时还任重庆市动员委员会设计委员、国民政府中央赈济委员会顾问、陪都劝募公债运动主任干事及重庆空袭救护委员会抚救组组长等职。
1940年,阎宝航的大女儿阎明诗在周恩来的安排之下,从延安回到重庆,协助阎宝航进行情报工作。
1941年,经过中共中央慎重研究,决定由周恩来授命阎宝航在重庆秘密组建情报小组,重点进行国际情报的搜集。重庆村17号阎家老店作为秘密联络点,同时,阎宝航又在重庆郊外的北碚设立了一座工作电台和一座备用电台。工作电台由台长张知敏与妻子负责向苏联大使馆发报,直接与武官罗申联络。
李正文,从苏联回国的地下党员,在情报小组中负责秘密交通。沈慧,原名笪幼芳,东北大学学生,情报小组的秘密交通员,在她的家中隐藏着一座备用电台。高维升,阎家的远亲,负责秘密交通和警卫工作。在这个严密的组织当中,还有阎宝航的夫人高素,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不动声色地掩护着家中进行的秘密活动。
待人热忱、善于社交的阎宝航,不但有许多中国朋友,还交了不少外国朋友。他能说一口漂亮的德语和英语,同一些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常有来往。
位于重庆新村十七号的“阎家老店”,中共人士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都曾在这里开过会;社会知名人士沈钧儒、杜重远、陶行知、李公朴及他们的夫人、孩子等都曾在这里寄住过。
阎宝航得到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情报
斯大林来电感谢中共的通报
1941年6月30日,莫斯科以斯大林的名义致电中共,斯大林感谢毛泽东要他提防希特勒进攻苏联。电报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八天发来的,斯大林的来电全文如下:“由于你们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我们得以在德军进攻前宣布苏军处于紧急状态。”
阎宝航是在1941年6月,通过他在重庆国民党政府中的朋友得知希特勒进攻苏联消息的。他把这一消息告诉苏联武官罗申和周恩来。周恩来将消息传给延安的毛泽东,毛泽东于6月16日再转送莫斯科斯大林。
阎宝航是如何得到这个情报的呢?
阎宝航在1937年被秘密吸收为中共党员并直接由周恩来领导,他和罗青长一样,从事秘密情报工作。中共地下党员阎宝航成了重庆国民党领导人中地位最高的特工。重庆国民党领导人对他扮演的双重角色毫无所知,阎宝航还得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信任,与重庆所有高级领导人过往甚密。因此他得到了只限于国民党最高层知晓的希特勒即将进攻苏联的消息。这个消息在6月初从柏林传到重庆,并像炸弹一样在那里引起轰动。
想要进攻莫斯科的希特勒试图得到日本的支持。侵华日军当时受到国共联盟的抵抗。德国试图把同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保持着老关系的中国国民党完全拉到自己的一边。1941年的一天,国民党驻柏林武官桂永清在柏林与德国军官聊天,谈到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问题难以解决,那个德国军官随口吹牛:中国问题好解决,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就全解决了。桂永清把这一消息密报给蒋介石。桂永清来电还说,德国统治者的意图是,说服国民党将来不要靠美英,而要相信轴心国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运气,不要继续同日本作战,那样日本就可以腾出手来在北方进攻苏联。
消息传到重庆,国民党上层欣喜若狂。国民党要员于右任和孙科喜形于色地议论。在一个小型的宴会上,德国武官和国民党要员都参加了。阎宝航是陈诚手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少将设计委员。他也参加了,感觉到气氛非常高昂,大家兴高采烈,互相敬酒。于是他走到于右任跟前,于右任告诉他,德军将在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阎宝航不动声色,后来又去问孙科,孙科说:“是呀,蒋委员长同我讲的。”之后,阎宝航借故提前退出了宴会。这个时候正好李正文在他家,他就托李正文去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转交这份情报。
得到这一消息后的国民党人猜测,在德国进攻苏联后,日本将把在中国的日军调到北方。为了减少苏联遭受的钳形攻势的压力,毛泽东将让共产党的军队追击日本人。那时,国民党的部队只需坐等日本人撤出中国的核心地区,重新收回共产党人占领的游击区。一些国民党领导人对这个前景十分兴奋……
同期,潘汉年在香港也获得了德国进攻苏联日期的情报。
阎宝航泄露机密的事一直没有被国民党发现。当重庆窃听专家破译了日本的军用密码,听到东京进攻珍珠港的计划的时候,阎宝航在11月下半月也获悉此事1941年12月7日,日本将偷袭珍珠港 。他的消息通过中共中央传达给斯大林并通报美国。
阎宝航还搞到了日本驻我东北的关东军的全部机密材料。
关于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布防的情报,阎宝航是通过他的老朋友宁恩诚在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第三厅工作的内弟钮先铭搞到的。1944年,陈诚给阎宝航一个任务了解日本是否会进攻苏联。阎宝航就有了“尚方宝剑”。阎宝航同钮先铭在重庆也经常有往来,做了几次工作后,阎宝航对钮先铭说,陈诚要我研究日本关东军的动向,但手中没有资料。钮先铭说,他有材料,就给阎宝航看,并说:“材料放在我这里没用。委员长只准备打到长城,可是你们东北人要打回老家去。你可以拿回去看,但是三天之内必须还给我。”这样拿到这份材料后,阎宝航就交给苏联使馆,他们很快照了相就退给阎宝航了。他如期交还给钮先铭。这个材料包括日本关东军的部署、设防计划、要塞地址、兵种武器、番号人数、将领姓名等等一套全部机密材料。这份材料对于苏军后来出兵东北,很快消灭了关东军,起了一定的作用。
1995年,前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得知国家主席江泽民将要去俄罗斯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就向时任国家安全部部长的贾春旺提出:中共对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也有贡献。就在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向苏联发动进攻之前,中共提前向苏联通报德军进攻苏联的准确日期。当时斯大林没有足够重视中共情报,待到德军真的如期发起进攻,斯大林才特意给中共发了一封感谢电报:“感谢你们提供了德国进攻的情报,使苏联提早进入战备。”在罗青长的记忆中,这是斯大林给中共发的惟一一封感谢电报。
此事反映到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派人查阅档案,果然属实。于是,叶利钦指定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向阎宝航、阎明诗、李正文三人授勋。
1995年11月1日反法西斯战争结束50周年时,在俄国驻华大使馆举行了一个特别仪式。仪式开始前,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同阎宝航的家属:大儿子阎大新和夫人舒堤、二儿子阎明复和夫人吴克良、三儿子阎嘉陵,以及阎宝航的战友李正文,亲切握手,热烈欢迎。仪式开始,在场的所有人员都肃立,在这个阎宝航诞辰100周年祭典上,罗高寿宣读了叶利钦总统签署的授予这位已在1968年去世的阎宝航及他领导的情报小组成员阎明诗、李正文同志以“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章”的命令。俄国人只给活着的人授勋,给阎宝航授勋是唯一的例外。罗高寿大使说:阎宝航同志1941年6月16日提前向苏联提供了关于德军进攻苏联的准确情报(当时,阎宝航是陈诚手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少将设计委员),在二次大战最后阶段在苏军对日作战前提前向苏联提供了日本关东军的详细军事部署资料。
这两件事将载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
2005年8月,中央电视台《阎宝航》专题片摄制组专程到莫斯科采访已离任的罗高寿大使时,罗高寿后来说:“阎宝航的功绩可以同苏联著名情报人员佐尔格相媲美。……阎宝航的功绩是俄罗斯人民的富贵财富,也是中国人民的富贵财富。”
(东北解放后,阎宝航曾任辽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外交部担任领导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于1968年5月被迫害致死。他死后,江青批示,他是现行反革命分子,不留骨灰、不通知家属、不留遗物、遗物充公。)
斯大林发出紧急命令
1941年春天,希待勒为实施其“红胡子计划”,很想拉日本人一起进攻苏联,便秘密派“狼团”谍报组到东方来活动。在我国上海,他们收买了很多人,同时也泄露了德军行动的准确日期最初定为6月15日,后又改为6月22日。阎宝航通过“关系”得知了这个重要的消息后,立即报告了周恩来。
周恩来收到这一重要情报后,综合了其它方面来的消息,以他的英明睿智和冷静分析,立即判断出这份情报的价值。
“要立即整理好这份情报,以最快的速度转发到莫斯科。”
周恩来便直接口述俄文,立即发往延安,毛泽东又于当天转发给斯大林:
据可靠情报:巴巴洛沙(红胡子)计划将在6月22日4时全面展开!
周恩来
斯大林收到中共发来的电报时,正在对这一情况做分析判断。
1941年6月20日,有一个德国军队的司务长突然向苏联军队前线部队投诚,报告说“德国军队正在进入出发地,将于22日晨发起进攻”。
斯大林对投诚者带来的“消息”本来持怀疑态度。但斯大林看一想到中共发来的这份绝密情报后,立即驱散了疑云,因为他对周恩来的判断力早有了解,像这样涉及欧洲命运的大事,中国的亲密战友决不会拿来“开玩笑的”。他相信周恩来提供的情况,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发出加急命令说:
“……1941年6月22日到23日,德军可能在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军区、基辅特别军区、敖德萨军区正面实施突然袭击……”
就在同时,周恩来也在冷静地观察。他发出电报后,也生怕情况有出入,或有变化,这后果将影响全人类的历史进程,因而彻夜未眠,生怕这份电报导致苏联移兵西线后,日本军队会趁机在东线动手。直到第二天中午,从广播中证实了这一消息后,他才松了口气,相信斯大林已部署苏联军队,做好了准备。
1941年6月,当法国投降,英国困守三岛,欧洲的十四个国家已被占领之后,希特勒认为进攻苏联的时机已到,便背信弃义地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于当月22日,以突然袭击的闪电战方式,向苏联发动了猖狂进攻,苏德战争全面暴发。
1941年6月23日,斯大林向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发来回电:
“……由于中国情报及时,所以苏联红军提前准备了24小时……”
1941年6月22日凌晨,苏联西部边境上,法西斯德国千机轰炸,万炮齐发,装甲车铁流滚滚,长驱直入,苏德战争爆发了。4点30分,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向斯大林汇报了这一情况。斯大林听后沉吟半晌,还将信将疑地说:“这会不会是德军边防部队的挑衅呢?......希特勒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斯大林为什么还有如此的反应?因为当时的苏联压根没打算同德国打仗。在苏联领导人的头脑里,国家的头号敌人是英国。
原来,老牌资本主义的强国英国对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积怨已久。自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英国和苏俄、苏联之间便磨擦不断。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外国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时期,英国的所作所为令斯大林记忆犹新;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二战初期对波兰、芬兰采取军事行动,尤其是德国向西进攻英法时,从苏联购进大量石油等事实,更让英国坐立不安。英国空军甚至拟定了远程轰炸苏联高加索石油产区和莫斯科的行动方案。斯大林因此更加紧了针对英国的备战,从而把德国对苏联的威胁放在了次要位置。
苏联的天才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继1937年成功地研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1型反战列舰鱼雷攻击机后,又于1939年底设计出了重15吨、装有4个发动机的高速远程轰炸机AHT-57。该机的任务是携带两吨炸弹,飞至英国本土任何一个海军基地上空,从1万至1.1万米的高空(在这一高度,当时任何防空炮火都奈何不了它)俯冲到距海面5000米的地方,向英国海军的“骄傲”“纳尔逊”号战列舰投掷炸弹,尔后以650至700公里的时速摆脱英国当时最先进的、时速为605公里的喷火式歼击机的拦截、追击,顺利返航。
1939年底,图波列夫又设计出了轰炸德国目标的双引擎中程轰炸机。设计虽然通过了,但苏联军事当局对此种飞机并不热心,因为苏军根本就没有与德国作战的打算。倒是1940年,AHT-57型轰炸机开始大批装备苏联空军。作战的目标还是英国。
1940年的不列颠空战军,英军实施战略反击,20架波音-17型轰炸机空袭德国威廉港,飞行高度达9145米。随后英国又生产出了高空轰炸机B-24。斯大林深感不安,即令苏联飞机制造厂每天生产25架米格-3。这还不够!斯大林又命令将苏联著名的伊尔-2型强击机的防御机舱拆掉,给机身换上更薄更轻的装甲,以增加飞行高度。没想到打过来的是德国,伊尔-2型飞机在与德国空战中吃了大亏。苏联空军共损失改装后的伊尔-2型飞机2000余架。
1941年4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掌握大量情报之后,通过一些渠道告诫莫斯科:希特勒要打的是苏联,不是英国。6月18日,英国向苏联驻伦敦大使紧急通报:德国即将进攻苏联。在斯大林看来,这一切都是英国的诡计,目的在于挑拨苏德两国关系,以缓和德军对英国的军事压力。斯大林甚至打算趁英国自身难保之际,“解放”英国的殖民地。
1941年6月22日凌晨,苏联西部边境的连天炮火,让斯大林心中大惊:来的是德国!不是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