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工作会议


 

依据八项目自成立以来三位项目经理的管理理念,我们技术部要确立一个目标管理的核心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按以下6个方面加以讨论。我们的讨论必须要达成共识,以团结一致,提高工作成效,提高业务水平,从根本上说,也是要提高我们自身的人生发展。

目标管理包括的6个方面:介绍、工作思路、组织结构、部门定位、个人定位、推进方式。

 

1、介绍

 

会议主要介绍目标管理的要求即解决问题

同时介绍技术工作的新的工作思路即标准化,希望大家能够达成共识。

工作思路最初的来源,是借鉴了广联达成本管理软件的管理思路。

背景:80后在工地现场。

讨论一下意义:通过创建自己的标准,来满足公司、甲方、政府等各方面日益增多的要求,使标准成为自己的优势。

我们的标准是什么,不是有国家、地方的标准么?我们的第一条标准就是:确定要不要实行这些标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定位不清。

目标管理我们用三个层次划分:首先是3个基本架构文件总结的技术部内部的工作,其次扩展到2个方面的管理即安全和质量管理,最后结合物资、工程、经营等工作,达到1个目标即项目部的综合管理目标。

达成共识是会议的目标。

 

2、工作思路

 

基本架构文件是一个实现标准化的工具。

有效执行需要做到标准化。

标准化不能僵化,需要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时效性。

我们通过创建和推进完善技术部的基本架构文件,来实现标准化。

如果要利用好基本架构文件,大家都要想想如何去执行,要加强沟通,对于部门目前缺少权力基础的状况,那么就要确定自己能协调的程度有多大。

 

基本架构文件有一个作用:它把技术部门的事务图表化呈现出来,让大家都清晰的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的标准是什么。

方经理说过,我们要慢慢地积累经验,最后总结出我们自己的东西,等所有的东西都完善了,事情也就都缕顺了。

有了基本架构文件,因为我们都清晰地知道我们目前的水平,那么,只要我们有点滴的努力,就会有点滴的结果,这些结果我们不会因为微小而看不到,所以看到结果的我们,就会因每日的努力产生信心。

 

基本架构文件的设计特点:开放性、灵活性、时效性。

文件把部门的事务及流程分类,就像有了一个个篮子,杂乱的事务放到篮子里就完成了。

质量、安全、经营工作,技术都有参与,先搞好自己的事情,目标是为了服务其它部门,最后达成项目的目标。

有了标准,便于团队合作和信息交流共享。

可以先把重要的事务作出规定,今后按规定执行,即可以实现重点先行的原则。

水无定型,但有定势。规程资料规定要百分之百的符合要求,这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只要求按分类要求去做事情,做的如何,可以慢慢改进。

标准不是圣旨,不是不可改变的,标准必须可以改变,要有时效性。

日常要积累,每完成一种类型的工作,就要把流程或标准总结出来。这些积累的流程或标准就依据基本架构文件进行分类,这样便于修改。就像超市里的鸡蛋,每个鸡蛋都有个位置,有了坏的一眼就可以看到并拿出来。鸡蛋没有坏的时候,就是标准有效的时候。

 

3、组织结构

 

目标管理要求部门的成员必须具有团队意识。要荣辱与共。

通过基本架构文件,可以将部门的组织结构变为一个团队。团队的特点就是,部门内的人都是面对面地工作,可以方便地交接工作,即可以方便地合作,使组织高效运行。

技术部必须要高效运行,因为日常需记录和研究的工作过多,不高效,必然完成不了工作,即不高效就会低效,就会落后,就会拖项目的后腿。这是不被允许的。

实际上,技术不仅仅是技术部的技术,每个部室都有自己的技术工作。

技术部更像是项目的秘书部,但同时还是项目的技术决策部门。我们部室内的每个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秘书,同时还要尽快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以指导施工。

我们的组织改进目标是:通过完善各项工作的流程,使线性组织变为网状组织。即每个人的工作流程相互交叉,大家自觉完成,而不是完全依靠领导授权和教授。

 

4、部门定位

 

我们的共识有两句话:第一句,标准化是我们的工作方向。第二句,通过标准化的工作方式,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

这个共识简单点说,就是部门的工作理念:每天总结和进步。

国家在发展,公司在发展,项目在发展,所以我们的工作也要有提高,这是必然的事情。

国企一样可以改变。国企内的员工工作一样可以充满活力。

公司在项目推行项目成本管理软件,今后全面推广项目整体的管理软件,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要先行一步。

按公司的说法,不搞“这些东西”,最后就会被淘汰。

标准化并不可怕,关键要达成共识。

标准化可以一步步来,只要我们愿意,我觉得,我们会有些成果。

希望技术部的同事们达成共识。

 

部门的实际工作展望:

确定综合管理的目标。

综合管理的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放到解决问题上来。技术工作很多事务是挑错误,即提出问题,但我们的目的是纠错或补漏,所以必须有能力解决问题。

完成进度一直是项目首要强调的重点工作。

目前进度第一。只强调进度会出很多问题,但技术部在这个位置,必须强调和推进综合管理。我们通过标准化,要有新的工作思路。

要研究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通过质量交底会等形式,支持质量部门工作。要关心安全工作,因为结构安全和方案安全是大质量的问题,安全工作不能分割。

不要只想着技术部的庞杂工作。没有什么条条框框,鼓励配合工长尝试直接对分包进行工程管理。

要了解物资、经营的工作。加强相互配合,要有相互制约。

推进新的工作方法的过程中,原有的线性组织体系还保留,主要是监督和指导。所以流程架构文件确定的责任人,指的是主要对最终归档和中间过程跟踪负责,是对所负责的流程有推进的责任。

 

5、个人定位

 

我们要有“社会人”的定位。

社会人互相之间存在着交互关系,存在关系就存在矛盾,所以工作中也存在着必然的矛盾。

对于这些矛盾,必须要有平和的心态。

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矛盾表现为不公平。不满是没有效果的,如果你有能力,要抓紧时间学习和提高。

方经理说过,提高到一定档次,再往上提高就困难了。所以年轻时的机会只有一次,不要计较细枝末节的东西。

沟通不仅仅是融洽关系便于工作,关键还是要达成共识。

要善于沟通。对上级逆向沟通,下级纵向沟通,平级横向沟通。

工作要主动。

根据领导安排做事的是人手,自己主动做事的是人才。

团队内的个人要认同团队的共识。

我们在一个团队内,如果不做事,甚至有副作用,是不被允许的。不是每个领导都能将把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

工作要达到标准化,还是要提醒一句:必须要有依据。

每个人都要研究规范和相关的标准。

工程技术管理的依据分类:设计图纸、现行规范、变更洽商等变更文件、图纸或变更文件指定的图集做法、政府的红头文件。

必须要有记录,包括工作内容的记录和执行效果的记录,后一种相当于总结,有总结才能有标准化。另外要对现场执行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标准化才有意义。

明确目标和主次:我们的标准化只是工作方向而不是工作目标,所以要利用标准化省出时间研究工程实务,省出时间做出更好的方案,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

部门目标是综合管理,个人目标就是解决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能提高你的贯彻力,必须要下到现场。

如果方案写的很好现场却没有执行好,那么我们的工作是零。技术、现场绝不能是两层皮。

珍惜时间!

 

 

 

6、推进方式

 

要有授权。

要有监督和反馈。

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形式:计划每月或不定期开一次会议,进行总结和推进。对技术部内部人员,要求每人每周作出一个流程、收集一个标准。

 

关于心态:

人对改变的反应一般就是抵制,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就像北京市推进公交车刷卡时大家的反应,回忆一下,非常经典。包括我在内,都是在冷嘲热讽,有说做给外国人看的,有说公交等刷卡效率太低,有说两个门上车改成一个门上车根本上不去的,说什么的都有。但实际情况呢?

改变会带来烦恼和恐惧,但它会带来积极的力量。

我们的组织结构没有变,任务量也不大,是渐进地推进一个想法。大家的态度呢?

 

你要了解你能做什么以及做的程度如何?自己做达到结果,还是按要求去做?

工作都有时间要求和一定的标准。你必须要先了解这些,然后再去工作。

 

大家要有求胜的欲望。实际操作的工人被称为“工人师傅”,我们之所以是管理人员,在于我们会总结、能提高。一线的管理人员最有资格做出自己工作的流程,所以我们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