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搜狐财经上看了广州万隆的一篇关于预测周三沪深股市走势的文章,称“市场传闻今年首周银行信贷资金多达5000~6000亿,再加上公开市场即将到期的大量资金释放,市场具备充裕流动性。为了对冲流动性央行只能通过加大发行央票量,而不会采用上调准备金率的措施收紧,因为目前经济复苏暂不稳固,如果过早采取收紧措施恐怕造成经济二次探底,这是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心里在想如果这一分析成立,明天恐怕又是一个见红的日子,是广大小散开心的日子。这一想法只是维持了半个小时不到,就被证券公司发来的一个短消息给打破了,消息称“央行十二日晚间宣布,从一月十八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零点五个百分点。同时,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对于存款准备金,相信很多网友很熟悉。尽管在“保增长”背景下的2009年未运用过一次,但是在2007年却被运用多达创记录的10次,存款准备金率从9%上调至14.5%,在2008年又连续上调5次后马上连续下调4次,运用频率之高令人瞩目。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消息公布之后首个交易日沪指表现来看,涨跌互现,影响程度不一,关键要看市场及主力如何解读、如何借题发挥了。统计显示:2007年、2008年19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消息公布之后首个交易日沪指上涨11次,下跌8次。其中:下跌幅度最大的为2008年6月7日那天,央行上日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零点五个百分点,使得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7%,导致当日沪指跌幅高达7.73%;上涨幅度最大的为2008年9月25日那天,央行上日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使得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
虽然从单次的调整来看,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不大,但央行一系列紧缩性政策的累积效应是值得关注的。对于正在上演突破行情的A股来讲,央行选择在年初上调准备金率是一个“偏空的消息”。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货币政策面对的是整个经济全局,只要经济好了股市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分析的那样,在去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回暖较快,但是资产泡沫等问题也出现了。因此,着眼于整个经济大局考虑,央行采取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是必要的、及时的。对于股市的下一步走势,依赖于经济基本面以及央行下一步的货币政策走向,向上向下正如笔者在《虎年A股究竟向上还是向下? 》一文中所提到的那样:要看监管层扶持、呵护市场的决心有多大,措施是否有效,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等等。总而言之,2010年的股市行情不确定性增大,或许会走得比较动荡,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或感觉比较累,资产升值的难度相比2009年或增大。
相关链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