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应该为二战道歉吗


  

  一、俄罗斯不是苏联

      1、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曾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达到了22,402,200平方公里。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

  俄罗斯,俄罗斯联邦的简称,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约17,075,200平方公里,但已经比苏联少了大约5,327,000平方公里。

  2、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土面积,但人口并不多,地广人稀。1989年的人口总数为286,730,817人,密度为12.8人/平方公里。

  2009年俄罗斯的人口大约为141,867,00人,人口密度为8人/平方公里。不仅是人口总数还是在人口密度上,俄罗斯与苏联相距甚远。

  3、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邦联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首都为莫斯科,红军为他们的武装力量。斯大林执政期间,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展开了大清洗运用,以致很多人包括部门的苏联人认为斯大林是独裁屠夫。由此,苏联名义上虽然是邦联制,但实际操作层面更多是联邦制甚至是单一制的国家。

  同样是根据苏联宪法,苏联共产党以及2000万党员是国家的政治核心。但1991年被下令停止活动,在这以前,它一直是苏联的执政党。

  1991年8月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实行的是联邦民主制,总统是国家元首,由人民直选产生。一般认为俄罗斯是半总统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总统有权任命总理,但必须经过议会批准。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是苏联共产党(原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被下令停止活动之后剩余的力量组成的政党,于1993年成立。一般认为,他是苏联共产党和布尔什维克的继承人。如今的党主席是久加诺夫,自从俄罗斯独立后,俄罗斯共产党再也没有执政。

  这是我们要阐述的问题的基础,也就是说,如今的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国土,但已经脱胎换骨,抛弃了原有的包袱,俄罗斯人民已经不再是苏联人民。勇于承认斯大林及其他领导人的历史错误就代表着俄罗斯人民放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一句话,俄罗斯不是苏联,苏联领导人,尤其是斯大林犯下的错误为什么要让后来独立的俄罗斯领导人负责,斯大林犯下的罪,难道要俄罗斯的平民百姓集体坐牢吗?

  二、俄罗斯该如何看待历史问题

  之所以要阐述俄罗斯不是苏联,是因为最近俄罗斯与波兰又产生了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争议。

  波兰9月1日在北部港口城市格但斯克举行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0周年活动。在纪念仪式上,波兰领导人一致指责苏联应该为它在二战时的行为向波兰道歉,而俄罗斯总理普京则认为,俄波两国应该发挥灵活的实用主义原则,搁置历史问题。

  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访问波兰前夕在主流媒体上《选举报》发表署名文章《历史是互相讨伐的理由还是和解与伙伴关系的基础?》。普京在文章写道,过去的阴影决不能笼罩目前的俄波关系,更不能笼罩未来的双边关系。普京在文章中谴责了1939年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呼吁两国从不信任和偏见中解放出来,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

  但是波兰的领导人明显没有给普京任何面子,卡钦斯基在仪式上指责苏联跟德国一样都是侵略者,因为苏联在1939年波兰军队抵抗纳粹侵略者的同时,也入侵了波兰的东部。同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一手酿造的15000名波兰军官被杀害的『卡廷惨案』、苏联的高压统治是波兰人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超过7成的波兰人认为俄罗斯政府应该为苏联对波兰的战争罪行道歉。但是波兰人民搞错了一点,就是俄罗斯不是苏联,那俄罗斯为什么要为苏联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呢?即使是最应该道歉的苏联共产党,也不复存在,现在的俄罗斯共产党都改弦更张抛弃了斯大林那一套,道歉在逻辑上不太站得住脚。

  三、谁更应该道歉?

  普京的态度和做法是最务实,而且最可行的。普京在回应波兰领导人尖锐指责的时候,认为俄波在今后的外交关系中能更加基于实用主义的原则,互相尊重而不是各自单方面的解释历史。

  其实,普京就是想说,卡钦斯基,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俄罗斯也不是苏联,当然不会为了苏联犯下的错误而道歉。难道你会为了N年前的朝代曾侵略过其他民族而道歉吗?咱们哥俩啊,就不要在纠缠这些陈旧的鸟不生蛋的历史问题,反正冤无头,债无主,你也就别执着,咱们一起向『钱』看,这份能源协议你就签了吧。你看你最忠实的盟友美国只派了一个『小不点』的官过来,我都来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还有就是,不光是苏联跟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英国和法国在苏联之前都签订了所谓的不道德的条约,你怎么不谴责他们呢?而且他们现在的政府与二战的政府一衣带水,同一个窑子出来的,那他们是不是更应该道歉呢?

  普京说,我们在客观评估历史的同时,必须明白,历史必然是多方面的,不应该黑白对立,它有不同颜色。不要总在二战的历史里找一些发霉的面包和葡萄干,这不会成为我们互相理解和信任的条件,除了历史问题,俄波两国更应该看重的是经贸之间的合作。

  其实,普京在二战问题上是非常理智的而且是完全站在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的立场。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他认为这份协议在道德上不可接受,同时对卡廷惨案表示遗憾。在这方面,普京与欧洲最高安全组织议会的立场是一致的。该议会通过一项决议,将二战期间的斯大林主义罪行等同于纳粹罪行,主要是考虑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卡廷惨案。

  四、政治智慧

  俄罗斯人民在前进的路上不应该有太多的包袱,而在事实上他们确实能够抛下很多包袱,包括前苏联的各种各样的弊病。但对待历史问题不能只会抛弃,同时必须学会反思。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坦承制度或者国家性格之缺陷,还国内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一个交代,这是面对放下包袱的最好方式。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人太多了思想包袱,心里有太多阴暗面或者不可告人的秘密,又怎么能够轻装上阵,成就健康的人格,一个国家又怎么能让世界国家钦佩呢?

  如何轻装上阵,关键在于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在于每一届的政府要以民为重。若独裁甚至极权,随着历史的变迁,改革批判的空间变大,如今建立的再美好的形象均会一夜之间坍塌,斯大林就是很好的例证。民族性的包袱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全民的反思,而不是一个人的道歉甚至忏悔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