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疯狂学五门外语有多大必要


  个人认为,这一措施非常必要,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务员的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务员的媒体面对能力,因为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政务公开,信息透明,社会和谐,行政发言,面对公众,这些都是公务员兴政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此公务员的业务素质也必须得到提高才可以同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还可以防止不务正业的公务员出现赌博,麻将,棋牌,游玩的多余时间,因为时间必须花在学习上,看来这一举措值得推广,至于要学习什么,是否真的每个公务员需要学习5门外语,我看到未必,可以根据不同部门和工作类别来分类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是不错的举措,不过不要只是走走形式,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制度体系,确保建设一支为民为国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这才是最终目的,要是能够真正具体的有效的落实,看来公务员的素质将得到很大提高,不仅利国而且利民,其好处是非常之多的,在此点评一下。

  下面转载:

             公务员疯狂学五门外语有多大必要
                   2009年08月04日 09:24:38  来源:浙江在线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近日推广“外语新政”,要求昆明市50岁以下公务员必须学习5门外语,同时掌握计算机和普通话。对于昆明市的公务员来说,今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每周有几天晚上将必须在课堂上度过,集中学习五门外语、普通话和计算机,以便接受来自工作的考验,以及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但他们不能不重视,因为掌握外语、普通话和计算机这3项水平的高低都将作为公务员升迁与考核的凭据。(8月4日《广州日报》)

    昆明上演“疯狂的外语”,公务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必须学会“五国语言”,这似乎有点“大跃进”的感觉。但有了领导的亲自部署、有了将学习情况纳入公务员升迁与考核的力度,相信这个看似艰难的任务就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为昆明的这一举措惊叹不已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公务员学“五国语言”到底有多大必要?据说,学习培训的目的“重在营造和树立昆明对外开放的新形象”,为了营造一个所谓的“形象”就要全员学外语,这代价是否也太大了点?是否有“形象工程”之嫌?学好外语当然也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可是,难道昆明所有的公务员都肩负着“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的重任、都必须经常跟五国外宾打交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那些工作中确实需要用到外语的公务员,给他们下达学外语任务理所当然;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平时根本就用不到外语,为何非要让他们也跟着“受洋罪”呢?更何况一学就是五门!这算不算一种浪费?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当地的培训机构应该是这一举措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最起码这一年多的生意不用发愁了嘛。培训的钱肯定是由公家来出,当地的培训市场说不定会因此而红火起来呢。

    艺多不压身,多学一点知识总是有好处的。但凡事还是要分一个轻重缓急,全员学习“五国语言”似乎还没有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吧?与其强制公务员都来学习“五国语言”,倒不如让他们学点更实用的技能、为老百姓多办点实事。

    从全员招商到50岁以下公务员全员学外语,最后将给昆明赢得什么,这才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如果不能“学以致用”,窃以为与其劳民伤财让公务员集体学习并无必要的“五国语言”,还不如下点力气先教他们学好五个汉字——为人民服务!当然,如果领导能够证明昆明所有的民生问题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昆明所有的公务员都已经完全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我愿收回上边的话并真诚道歉。(乔志峰 原题:学“五国语言”不如先学好五个汉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