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每周一禅: 莫以善小而不为


武则天曾召嵩岳慧安国师进京,武后问国师:“你年龄多大了?”国师道:“记不得了。”武后又问:“为何记不得了?”国师道:“生死之身,犹如沿轮循环。环无起点终点,何须去记?何况此心如流水贯注,中间无间隙,看见水泡的生灭,不过是妄想罢了。人从最初的意识到动相寂灭,都是如此。有什么年月可记呢?”武后闻之,叩头行礼。

此禅摘自《五灯会元》,以此悼念《时尚》社长吴泓,吴泓是我在清华读书时的学长,又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交往并不多,喝过咖啡,吃过饭,聊的都是业内的事,觉得他敬业、严谨,人都说吴泓最不像玩时尚的人,我却认为,敬业、严谨,追求完美是撑起时尚业的骨架,没有这副风骨,时尚很难有夺人心魄,让人过目不忘的诱惑。诱惑也分浮浅和深刻,《时尚》今日在中国期刊的位置,岂是肤浮所能达到的?这其间,吴泓像一根蜡烛,为他所爱的理想,尽瘁了。对于为自己所爱忘我投入的人,我都是有敬意的。尤其是这份爱为社会进步贡献了价值。

我最后一次见吴泓是在协和医院,是个清晨,人不多,三层一转角,差点撞上了吴泓,想是在医院里不好互问来由,便匆匆道别了。现在忆起来,那仍是张平静的脸。

平静,是在无常中不迷失。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注定要靠大量不确定因素的撞击。先行者需在各种明枪暗箭的缝隙中穿行,他们的肉体和心理都必须有很强的修复能力。他们容易成功,也容易失败。就像一位股民所言:“牛市、熊市都挣钱,我最讨厌牛皮市。”巨大的无常,唯有接纳,才能成就正常。

有成就的人都是明知多做多错也要坚持去做的人。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做的乐趣,尤其是做善事的乐趣。在禅学中,善即是“利他之事”。莫以善小而不为,是《了凡四训》的主旨。自利、利他循环往复,成就了我们的今天。做亦是空,不做亦是空,禅宗的空不是空无一物,而是不能持久,虚空中仍有活在当下的乐趣。只看你是否执著这乐趣,一执著,便有贪、嗔、痴,善也因颠倒、分别、妄想而被曲解。

谭晶被人所热知的名曲《远情》便唱出人在做与不做间的思量。“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不能够容我细思量。繁华瞬间,如梦幻一场,世上人有几番空忙?春去秋来,叹世事沧桑,算人生成败相当。登临远望,看山水迷茫,情通天下一路奔放。几番起落雨暴风狂,转眼间鬓已成霜。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近日在谭晶慕田峪长城之巅的音乐会中听此歌,灯光将古烽火台映得通亮,强大的灯柱里,飞蛾狂舞。尤其是在谭晶高亢的结尾里,它们舞得更欢。或许它们是想告诉我们:“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因不可能实现,才愈发美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