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的失败原因分析


    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21世纪盛凯影视公司”合作完成的电影《无极》,于2005年12月在亚洲多个地区发行上映,这部号称中国有史以来投资最多的一部国产电影,其宣传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最终影院票房收入达1.8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2005年的票房冠军。但是,其影片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力也是空前的,特别是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短片在网上的迅速传播,一石激起千层浪,电影《无极》成为众矢之的,注定了它失败的命运。

    1、故事苍白,主题不突出

    电影《无极》要讲的东西太多,主题不突出,影片不外乎在讲关于自由、命运、真爱的故事,然而陈凯歌大玩玄乎,把观众忽悠的不可能看懂他的“无极”,我想陈导在拍片时信心十足,等到成片完成时,他自己也未必看得懂他的“无极”。编剧是一部影片的灵魂,如果失去了剧本本身的质量,那么一部电影也就失去了他本质的灵魂,正如美国《明尼波利斯星讲坛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电影的制片人应该把巨大投资的很大一块用在改编剧本上。”

    2、国际化的演员阵容未处理好

    《无极》从开拍选演员之时,其市场就定位在了全球,启用了中日韩三国影星,从投资回报及市场运作上无疑其战略是成功的。《无极》笼络了韩国的张东健,日本的真田广之,中国内地的刘烨、陈红,香港的张柏芝、谢霆锋,还有国际级影人鲍德熹、叶锦添等。然而,国际路线是一把双刃剑,由于陈导用力过猛,并没有使演员们很好的融合进电影中,估计张东健、真田广之也不知道陈导要表达什么样的故事,最终影片呈现出来的角色显得很做作。

    3、过于注重电影特技

    《无极》号称国产影片有史以来运用特技最多的一部电影,我们从影片的本身也可见一番诚意,确实其在视觉效果上是花了很大力气的。然而,还有由于形式大于内容,过度的使用特技使得电影太生硬,虚幻性也太强,使观众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以至于连演员真正下功夫的武打场面也误认为是特技场面。在美术风格和场景设计上,《无极》过于绚烂,有点儿不分场次、不分轻重,人为搭造和修缮的痕迹也很明显。

    4、过于成功的营销宣传

    成功的营销宣传对于电影来说是好事,也是电影营销所要达成的目标。然而营销宣传要与营销的产品形成层次上的一致,电影《无极》营销的成功也意味着观众对电影本身的高质量要求,当观众看到一个不知所云的《无极》时,其口碑效应大打折扣,影片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在《无极》上映之前,陈红公开表示《无极》放弃所有的国外电影节参评,目标直指奥斯卡,这无疑使《无极》担负起中国人的奥斯卡梦想。在戛纳电影节最显眼位置设立巨型海报,以30万欧元宴请片商,在古堡放片花,营造出“亚洲大片”氛围。到影片上映时,成都点映安检严密、小说改编权花落郭敬明、反盗维权誓师会、海选影迷参加首映式等等的一系列营销宣传,足足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当年电影票房的冠军也足以说明了其营销的成功,然而也是其招惹批评最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电影《无极》失败的原因很多,在此仅列了几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原因,不管观众抱着怎样心态走进电影院,最后怎样看待这部电影,其营销的成功还是值得肯定的。电影毕竟是艺术作品,不可能百分之百得到所有人的满意,我们在分析失败的原因同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来看待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