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历朝历代的那些忧国忧民之士当作座右铭而传颂千古。难能可贵的是,范仲淹自己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其实,范仲淹还有另外一句名言是非常振奋人心的,至少当时是非常振奋人心的,这就得从范仲淹所主持宋朝第一次大改革说起了。
范仲淹出身贫寒,两岁丧父,母亲改嫁到朱家,他也改姓朱,直到他刻苦学习,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考中进士之后,才将本姓改回。
宋朝本质上是一个“积弱积贫”的王朝,到了宋真宗的时代已经是内外交困了。外是辽与西夏,一直与宋干戈不断,宋基本上败多胜少,而宋的传统则是,无论胜败如何,都是给钱,甚至割地了事;内,则是起义不止,虽然最终都被镇压下去了,但整个国家也搞得精疲力竭。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宋真宗想到了改革。
那谁来主持改革呢?宋真宗第一个就想到了范仲淹。范仲淹当时已经50多岁,尽管几上几下,但由于他为官清正廉洁、不畏权贵、精明强干、敢于直言,担任地方官时政绩卓著,特别是陕西前线率领军队抗击西夏进攻中,打了宋与西夏交战以来少有的胜仗,再加上由于直言而多次被贬,其道德声望是越来高。由他来主持改革是再确当不过的了。
对于这次历史上称之“庆历新政”的改革,我们就不再赘述,同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改革一样,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这次改革却为我们留下了范仲淹的另一句名言:一家哭比万家哭要好。
范仲淹主持改革时首先拿宋朝的官僚体制开刀,不仅打击了当时的“门荫”制度(即不通过科学考试,而是依靠祖上的地位获得官职),而且还派出能干的官员到全国各地去明察暗访各级官员,一方面发现和提拔有才能的官员,一方面处分那些贪官和庸官。弄得这些人甚至在夜里做梦都在咒骂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人员。
每当看到那些调查报告,范仲淹总是毫不犹豫的大笔一挥就把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的名字给勾去。以至于当时与范仲淹仲淹一起主持改革的富弼都说:“一笔勾了他容易,可你知道不知道他一家都在哭?”
范仲淹回答则成了历史名言:“一家哭总比万家哭要好!”
尽管在范仲淹的铁腕改革之下,宋的政纪有了好转,然而,却因为得罪了太多的利益集团的人,最后,在利益集团的反扑之下,范仲淹以辞职了结了这次改革。
改革虽然失败了,但范仲淹的这句名言却千古流传,即便是放在今天这也是一句掷地有声的宣言,何况是在那个时代?个人觉得,范的这句名言,要比前一句名言更加的有力度、有价值。不能怪中国人总有清官情结,实在是在那个时代,除了清官,人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企盼的!
读史小札:一家哭还是一州哭?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