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的冷思考


 

对中国经济的冷思考
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7.9%,是中国经济自2007年三季度以来同比增速连续七个季度回落后的首次加速。有人预测,今年三季度中国经济(GDP)增长将高达9%,引领世界从衰退走向复苏。这确实是好消息。但是在中国经济热中,也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如由井喷式的银行贷款融资加速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大幅增长。此外,今年上半年大量信贷投放和滥发信用卡可能为新一波银行不良贷款播下了种子。
对于中国经济,温家宝总理曾警告说,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是智者之见。然而,两年多来,中国没有针对这些担忧采取措施,实施促进消费的调整政策。相反,面对严重的全球衰退,中国却让温总理警告过的那些问题更为恶化:将受流动性推动的巨额刺激方案瞄准了最不平衡的行业。中国经济增长代价高昂,由井喷式的银行贷款融资的基础设施支出大幅增长。在实施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中,基础设施支出(包括四川地震重建支出)足足占据了72%的份额。当然,中国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或无法为经济提供可持续支持的。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国政府敦促银行加速为刺激计划提供融资。2009年头六个月,银行新增贷款总额达到7.4万亿元人民币,是2008年上半年的3倍,也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劲的半年度信贷增速。这些举措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破坏稳定的后果。不断飙升的投资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88%,是过去1043%均值的两倍。
中国今年上半年大量的信贷投放,确实使各银行的贷款质量多数受到了影响,这种趋势可能为新一波银行不良贷款播下了种子。虽然中国监管机构告诉银行,新增贷款必须用于推动实体经济,而非用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机。但据业内人士分折,有大量贷款进入了房市和股市,造成了大量的泡沫,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此外,最近几年,中国各银行比赛发信用卡,滥发信用卡,使国内信用卡犯罪数量激增,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以传统的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为代表的信用卡犯罪案件数量的攀升;二是以非法套现、“养卡”等新型信用卡违法犯罪为代表的新类型信用卡犯罪案件的日趋增多。显然坐在豪华娇车中的银行家是看不到城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信用卡非法套现小广告的,也因此不足以让其警醒。
从国际来看,在美国,流血正在进行。近两年来,经济下滑使得透支的消费者无法偿还信用卡、汽车贷款、学生贷款以及其他一度盛行的贷款,因此,一些银行,无论是像花旗银行那样的巨头,还是那些小规模的社区信用社,都在放血。并且正在向欧洲蔓延,大西洋彼岸的银行惊慌不安,欧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尤其是欧洲大陆最大的消费借贷市场英国令银行家们头疼。前车之鉴,应该记取。因此,中国各银行再也不能比赛发信用卡,滥发信用卡了。
总之,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靠拉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改善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