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产业升级而言,不外乎是厂房环境、机器设备、工艺流程、产品设计、产品档次的升级,是硬件的升级,需要资金、政策、发展战略的推动与促进。仅仅是硬件的升级,实际上也只是产业的躯廓,对全体员工技能与素质的升级,进而适应甚至是超前于硬件的升级,这是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另一个方面。
许振超是青岛港桥吊司机、高级技师。同行业中,其世界一流的技能和高度负责的劳动态度,是行业内的楷模,通过电视媒体的宣传而家喻户晓。
细心的人通过新闻报道知道,许振超于2004年成为新闻人物之际,他已48岁,桥吊司机的工作,一干就是30年。也就是说,作为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其技术与本领,更多的是自己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因为国内同行业中没有比他更强的能人,也没有比他自编的教材更先进的教案教程。许振超不仅自己技能出类拔萃,还独创了一整套培训桥吊高级技工的科学方案,为企业培训了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为青岛港运输任务连续翻番,作出突出贡献。可见,在对员工素质不断升级方面,许振超是楷模,青岛港是榜样。
通过许振超与青岛港提升员工素质这个时代案例,中国产业升级呼声的背后,我们的每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员工技能的同步升级,这是事关中国产业链整体提升的大事。
二〇〇九年七月八日
附:中国手表业的一个老故事
中国一些企业仅仅注重硬件升级而忽视劳动者技能升级的教训已经不少。比如,七十年代初期,北京某手表厂从瑞士进口了一批当时最先进的精密加工设备,是日本企业梦寐以求而没有获得的。一次,日本代表团来该手表厂参观,日方一内行人士发现已经加工好的一个零件上有点油污,就提请厂方将该零件上的这点油污清洗干净。厂方工作人员将这零件交给一位师傅,清洗后再交给日方参观人员。那位日方人员看后,心中一阵窃喜,因为他发现有油污的地方清洗干净了,没有油污的地方却新添了油污。因此,他知道,即使中国已经有最先进的手表加工设备,但也做不出一流质量的手表,后来的事实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就世界钟表市场而言,20世纪以来,中国年产量占70%,收入仅占15%;日本年产量为15%,收入占15%;瑞士年产量只有15%,收入却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