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本篇解读是根据网上粗线条的新闻而写,对事不对人(单位)。浙师大或许有具体的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案,不过我们不知道。如果没有的话,这篇解读算是给他们的一个合理化建议。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浙师大的做法?
中国早就进入了一个“唯金钱论”时代。商界不用去说了,演艺界、体育界、政界(官场)、学术界、教育界……它们都是“唯金钱论”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对金钱力量的迷信是有道理的,谁叫金钱那么神通广大!
重视金钱的杠杆作用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唯金钱有用”、“唯金钱可用”理念的盛行,以及对金钱这一杠杆的过度使用就令人担忧了。因为在金钱受宠的时候,是公平和正义的被轻视、被践踏、被驱逐,是道德乃至法律的尴尬。
浙师大的做法为“唯金钱论”增加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同时,它也是对“分数至上”理念的认可、鼓励和倡导。分数高,就可以有钱!但除去钱呢,还有什么?师资条件、实验条件、成长空间、未来出路……这些都会怎么样呢?是不是都可以不去想、不去看、不去管?学生在迈向大学的当口就首先接受了一场“唯金钱论”的生动教育。
今天的中国,奖励一名大学新生20万元,仅仅是因为他(她)一次考试考了高分。肯定欠妥当!
我不是反对设奖招揽优秀学生,但是奖励要注意尺度!大学生求学平均要花多少钱?这就是建立尺度的依据。奖励要注意方式!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毕业之际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来设计合理的奖励形式。学费、奖学金、创业基金、科研基金、创造发明基金……这些都是很好的形式。离开这些,奖励就变质了,异化了学生,也异化了大学。
大学的首要职能是教育。大学,不能带坏了孩子,带坏了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