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点评】我在黑暗中反而能够十分清醒


【作者】柴火妞兒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f0d230100e5m6.html

  话剧总是小众的,越少人喜欢,就越少人清醒,真理往往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昨天晚上去后SARS剧场看了最后一场张广天导演的《几何》,也许是最后一场的缘故,总之全部坐满了。黑黑的背景下,让话剧本身点缀了神圣而庄严,肃穆而清醒的灵魂。黑暗赋予我的不是恐惧,我在黑暗中反而能够十分清醒。清醒的看着艺术家、文人纠结于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和讨论中,真理在哪里?也许没人知道,因为以后的知识总是能够填补以前知识的空白,或者告诉你以前学到的总是错的,正确的还没有被研究或揭露。

 

  女孩几个发人深省的提问:谁敢说煤球是黑的?有一美女,特别勇敢的承认煤球是黑的。这个回答在现实中显得很正常,但是不同文化语境下,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种解答。比如在一般环境下,你说煤球是白色的,你就是不正常。而在话剧场里,在一个真理受到千万番质疑的时候,你要清醒的判断此哲学非彼哲学,在这个场里,煤球就是白色的,不是黑色的!如果你不能了解这一点,你就永远看不懂话剧,参不透艺术,了解不了文化的含义。

 

  每当我想混沌的生活时,也许话剧的力量就是当头一棒催你清醒,激励你也是引领你。喜欢话剧,是因为他来源于生活,又会高于生活。张广天的话剧,总是会将现实的嘲讽与理想主义的无奈,结合得很好,最后理想被嘲弄讽刺唾弃糟蹋,现实就是一把无情的剑,穿梭于观众的内心和理想之间,徘徊又痛苦,深刻又批判。几个主角的不停发问,让人反省,盖然的吃西红柿,不停的说着我饿了,这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最直接和肉体的矛盾。你要理想吗?你要填饱肚子吗?你需要的是偶尔或一辈子放弃理想,最后你都忘记了你的理想是什么了,也许这就是现实。清醒的人,总是比别人活得痛苦。痛苦在于了解你的人太少,误读你的人又太多,理解万岁仅仅是口号,大众化才是通途。电影,话剧,小说,都是我最初的理想,如今越来越远,只能作为观众在后场用文字宣泄和解乏而已。但是,喜欢,其实不一定要完全拥有,也许距离也是一种解脱。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