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货币现象中探究货币本质


从早期货币现象中探究货币本质
Essence Researching from Inchoative Currency
禹钟华

本文发表于《金融评论》2007年第1辑

    内容摘要: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金属货币之前的、货币初始阶段的货币现象,通过最初的、简单的货币现象来追根溯源所地分析货币的本质。全面梳理了非金属实物货币的发展之后,总结出货币的一个新的本质特征:抽象价值的载体,并同时发现了货币成立的“适度存量与适度价值量”定律。
关键词:非金属实物货币  货币本质  适度存量  适度价值量

货币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商品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商品货币阶段又划分为非金属实物货币阶段和金属货币阶段。相对于货币发展阶段的“早期”一词并不是一个规范的时代划分,这里主要是指金属货币之前的非金属实物货币阶段。

一、最早的货币:牲畜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就分析了货币的产生,从“偶然的价值形式”通过“相对的价值形式”及“一般的价值形式”最终过度到货币的分析过程是我们所熟悉的。针对这样一个抽象的理论推导,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已有的史料,尽量的还原这一历史过程呢。首先的面临困难是史料不足,因为,我们要探讨的是“前文字时代”的历史。这要求我们在认真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主观的想象和推理。
(一)货币产生的背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我们所确知的是货币产生于交换,人类的交换行为基于产品的剩余和分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初步推定,货币产生于新石器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开,激发了人类交换行为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距今约一万年,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人还学会了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划时代变革,即发明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这一变革也被称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几乎可以被看作人类物质文明的开始,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具有着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直接激发了货币的产生。我们首先来看《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中对“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解释: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发明了弓箭以后,原始人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他们从长期的狩猎实践中,逐渐懂得了有些动物,如牛、羊、马、骆驼、象等可以驯服、繁殖,能够保证正常的得到乳类、肉类、皮、毛等生活资料,于是一部分原始人便在拥有丰茂天然牧草、适于游牧的地带蓄养动物,从事原始的畜牧业,使自己从其余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成为游牧部落。这就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一些不转化为游牧部落的原始人则发现并发展了原始农业,使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部落,逐渐以从事种植为主,从而扩大和加深了这一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原始畜牧业扩大了生产的范围和场所,使人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必须的剩余产品。这一阶段还出现了织机、矿石冶炼和金属加工。同时,农人和牧人都需要获得在本部落地区内不生产的产品,这就引起了彼此之间的交换。
第一次这会大分工,促进了商品交换和价值形态的发展。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与此相适应,存在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原始畜牧业出现以后,游牧部落生产的生产资料,不仅比其余的野蛮人多,而且种类也不相同,这就第一次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这种交换,起初是部落和部落之间通过各自的氏族首领进行,随着私有制财产的出现,逐渐过渡到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交换。这时,价值形态也逐渐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由于交换的主要物品是牲畜,因此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牲畜获得了货币的职能,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了剩余产品,吸收新的劳动力便成为人们向往的事情,战争的俘虏不再被屠杀,而成为奴隶,氏族的公共财产日益变为氏族首领的私有财产,因而出现了零散的奴隶劳动。正如恩格斯所说:“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7页)
上述的解释已经言简意赅地说明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满足了交换行为发生所需的所有条件。首先,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产品的剩余成为一种常态。畜牧业的产生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可以驯服的牲畜,也就是不必马上消费的财富,是产品剩余最明显的例证。农业的产生也给剩余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而剩余是交换行为的重要前提之一。其次,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分工,社会分工是交换行为的另一重要前提。再次,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促使产权逐渐明确,这也是交换行为产生、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
最初的交换是物物交换,物物交换显然是交换行为中最简陋的、成本最高的交换。人类的经济经济行为始终存在着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这是经济行为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一种趋势或动能。这种趋势明显地体现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交换行为的扩大,对交换行为的社会需求与交换方式的粗陋及低效率之间的矛盾成为始终的、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促使交换媒介—货币的产生。这种压力或动力在货币产生以后也是始终存在的,表现为社会对抽象价值形式的需求与现实抽象价值形式的效率之间的矛盾,促使货币及金融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在以后的对货币形式演进的讨论中,也将反复地证明这一结论。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交换行为的发展必然促使货币的产生这样一个事实,因为在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几个主要的早期人类文明,差不多同时经历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产生交换、出现货币这样一个过程。货币现象在人类进化的某一阶段无一例外地、不可避免地出现这一事实,体现着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抗拒的内在规律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这样一种简单的结论:分工产生交换,交换产生货币。这一结论从逻辑上粗略地解释了货币的产生。
(二)牲畜成为最早的货币
交换行为的发展必然促使货币的产生,那么具体的过程如何?是什么首先成为了货币,其原因为何?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史料的分析,来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恩格斯在其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指出:“自从游牧部落分离出来以后,我们就看到,各不同部落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换以及它作为一种经常制度来发展和巩固的一切条件都具备了。起初是部落和部落之间通过各自的氏族首长来进行交换;但是当畜群开始变为特殊财产的时候,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交换便越来越占优势,终于成为交换的唯一形式。不过,游牧部落用来同他们的邻人交换的主要物品是牲畜;牲畜变成了一切商品都用它来估价并且到处乐于同它交换的商品—一句话,牲畜获得了货币的职能,在这个阶段上就已经当货币用了。在商品交换刚刚产生的时候,对货币商品的需求,就以这样的必然性和速度发展起来了。”
通过恩格斯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的出这样的结论:牲畜是最早货币形态。这一结论在逻辑上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首先,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牲畜成为最初的剩余产品,那么,也就是最初的可交换物,从而是最初的潜在货币,因为货币肯定产生于最初的可交换物品中;而且牲畜也是最早的私有财产,顺理成章它也最有可能成为最早的货币。
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因果链条来说明首先的货币是牲畜: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剩余、私有制—交换—货币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剩余物:牲畜、私有物:牲畜—交换物:牲畜—货币形式:牲畜
很多文献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畜牧部落用来和其余部落交换的主要物品是牲畜,特别是牛。许多物品都用牛来估价,并且人们乐于拿自己的东西来换取它。牛获得了货币职能,被当作货币使用了。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们还常常用牛来估价各类物品和奴隶。罗马的Pecunia(钱)即由Pecus(牛)一字而来。” 曼德尔在其所著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也记录了相关的内容:“希腊人和罗马人直至公元前四——五世纪,仍以牛作为等价物。印度人认为,他们的货币的名字卢比(rupee)是从‘卢巴’(rupa)——意即畜群这个词派生出来的。阿维斯塔的伊朗人,力克斯—沙克斯林姆的日尔曼人也选择牛来做一般等价物。这表明,在这个等价物形成的时代,畜牧业占着优势。在北非,东非和南非以畜牧为主的民族中,一般等价物也是牲口,即骆驼、绵羊,山羊或母牛。吉尔吉斯人的马,安南的水牛和西藏的绵羊都有起着同一作用。”
《荷马史诗》所描述的“荷马时代” 社会的发展处于原始制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的父系氏族阶段,社会组织细胞是父系氏族,若干氏族组成部落,几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荷马史诗》广泛地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形态和人类生活的各个侧面, 其中有多处有关牛作为交换媒介或尺度的记载:
流苏织工精致,
每条都抵得上一百头牛的换价。
……  
然而,宙斯,克罗诺斯之子,
盗走了格劳科斯的心智,
使他用金甲换回图丢斯之子狄俄墨得斯的铜衣,
前者值得一百头肥牛,而后者只有九条牛的换价。
……
比赛,充满痛苦的摔跤,陈放在达亲人面前。
优胜者可得一只巨大的铜鼎,架在火上的炊具,
按阿开亚人自己估掂,值得十二头肥牛的换价。
给比赛中的输者,他带出一名女子,
精熟多种手工活计,置放在人群里,价值四头肥牛。
……
接着,
裴琉斯之子拿出一杆投影森长的枪矛和一口未曾受过柴火烧烤的大锅,
锅面上花开朵朵,等同于一头牛的换价,放在赛圈里面。
……
日后,我们会征收物产,偿还你的损失,
已被吃喝的酒肉,在你的厅房,
每人支付一份赔送,二十头牛的换价,
……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货币是夏贝,对于这一结论笔者不敢苟同,自认为中国最早的货币也应该是牲畜。所能确定的是:中国最早的、有考古物证的货币是夏贝。
如果中国的原始人同样经历过社会第一次大分工,那么作为装饰品的海贝没有道理越过牲畜而成为首先的货币,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另外,海贝只出产于海边地区,在地域上也很局限,而中国的早期文明都起源于河流地区。贝类只是在交换发展的一定程度之后才流传到中国大陆的其他区域成为货币,而不应该是首先的货币。
而且,在中国牲畜作为货币就也存在着文字记载,“我国最初曾使用过牧畜作为货币,如凉山彝族古籍中曾记载‘四只羊换一头牛’的比值,它们表示货币概念的‘则糜’,原义泛指牛羊,即牲畜的概称。周代青铜器铭文中还有‘匹马束丝’以易奴隶的记载,即其明证。”
最早的货币是牲畜,这样的结论略显武断,但针对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几个早期文明,情况应该大体是这样的。这里也不排除例外的存在,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任何文明的最初的货币都具有两个特点,第一、要有价值,被普遍需要。第二,是剩余产品。

二、各种非金属实物货币

牲畜作为货币开始了货币发展的历程,也首先开始了商品货币阶段中的非金属实物货币的阶段,这一阶段以牲畜为先导,陆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非金属实物货币。以金属货币出现为标志而结束。
(一)非金属实物货币的种类和发展脉络
曼德尔在其所著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给早期货币的产生与发展给出了一个大体的描述:
在小商品生产初期,最早的等价物往往是在一个地区交换得最普遍的商品。这些商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对有关民族具有重大意义的产品(粮食,劳动工具,盐);第二类是装饰品,装饰品是人类最早进行交换的物品之一。
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民族通常选择牲口、小麦或稻米作为一般等价物。……
当一般等价物出现,而农业压倒了畜牧业的时候,执行这一职能的便于是土地的各种产品。在古代日本,稻米在好多世纪中一直是唯一的一般等价物。在中国最初是小麦和小米,以后也是稻米。在美索不达米亚是小麦。在埃及,制成食物的小麦、即一种形状特别的熟面包很早就代替了牛的位置。
在印度也是这样,小麦从公元前五世纪起就代替了牛而成为一般等价物。在乡村中,直至十九世纪牛仍保持这个作用。在苏丹,枣实长期被用做一般等价物。在中美洲是玉蜀黍。在纽芬兰和冰岛,直至十五世纪仍是鱼干;在尼柯巴尔岛是椰实;在菲律宾原始部落中是稻米,在西方侵入前的夏威夷岛是咸鱼。
最重要的劳动工具也被用来做一般等价物;克里特岛的青铜或红铜斧,青铜鼎;老挝的青铜罐,中非和东非的铁锨,铁镢头;太平洋所罗门岛和马歇尔岛的鱼钩。中国最古老的两种货币是“币”和“钱”,原意是“农具”,溯源于青铜劳动工具。在纪元七世纪和八世纪的日本,铁锨和铁镢头是主要的流动资产。
用以制造这些劳动工具的原料往往也可以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在太平洋的雅蒲岛就是用石块做等价物的。在荷马时代的希腊,当大陆希腊人开始用青铜罐子来做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利姆诺斯岛的居民已经把作为金属的青铜当作一般等价物了。在非洲较进化的部落中,铁锭和小铁条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随着交换的发展,具有最根本用途的产品(主要食物资源或主要劳动工具),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由土产商品所代替,土产商品就是从外地商人买入或向他们出售的主要产品。比方,我们就碰见过以下的一般等价物:十九世纪鞑靼人和蒙古人用茶砖,阿芝特克时代的墨西哥用可可仁;阿比西尼亚、西非、赤道非洲、东非、缅甸、中世纪的西藏和北美洲的某些印第安人部落用盐;加拿大直到十八世纪还用皮货;俄罗斯用白松鼠皮;中世纪日本用麻布;中世纪西欧某些乡镇用多少安尼布等等。在中国唐朝时候,一尺布等于一石谷物,并和小麦,小米及铜钱一起被用做一般等价物。
装饰品最早可能用于巫术方面,在小商品生产初期往往也被用做一般等价物。例如,在克里特-迈西尼文明中,用做一般等价物的除了青铜用品外,还出现了青铜小鼎。在埃及也出现了青铜环。在中美洲哥伦布到达前的印第安人中,玉石也起着相同的作用。在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中,蓝宝石执行着同一职能。在埃及,玻璃珠或瓷珠也曾有同一用途,并传入欧洲地中海一带。在非洲,这些珠子曾作为真正的货币而广泛流传。
作为一般等价物流通得最广的装饰品是科里斯(cauris)贝壳。这些贝壳从中国和印度流传至太平洋的岛屿,非洲,欧洲,直至新大陆。
“科里斯在硬度上和在整齐程度上超过了其他一切贝壳货币。无论在大小或重量方面,它们都比较划一,并且可以拿来同豆仁,稻米、小麦或大麦等谷粒相比,这些谷粒是最早用来秤量黄金和白银的重量单位。”
这样,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贵重金属,便成为必需品一般等价物和装饰品一般等价物的结合。红铜,青铜,白银和黄金最初都是用来制造成装饰品的原料。只是在冶金术有了进步后,这些金属才也用来制造生活必需品。在发生这样的情况后,金属便在经济中起着头等重要的作用。同时,金属保存着宗教的、仪节的,甚至巫术的意义,这是它们专用来做装饰品的那个时代遗留给它们的。这些因素便利了采用贵重金属作为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曼德尔的描述基本涵盖了金属货币之前、全球范围内所有曾经充当货币的实物种类,无论外形的差异多么巨大,它们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价值体,即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被人们所普遍需要。同时,曼德尔给我们描述了非金属实物货币的大致发展脉络,即从牲畜开始,经粮食、劳动工具、劳动原料、主要商品、装饰品最终到金属这样一个过程(金属货币是非金属实物货币阶段的终点,是我们下一个要讨论的问题)。这一过程似乎存在着时间上的承接性和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性。当然、这不是一个严格的阶段划分,先后顺序的颠倒和共存并行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这里只是一个大体过程的描述。但时序性和递进性是明显存在的,从牲畜经粮食、劳动工具、劳动原料、主要商品到装饰品,最后到金属的过程中,货币的体积越来越小,货币的价值凝结程度越来越高,货币使用越来越方便。
币材从牲畜到金属显然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演进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或者说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完成的。
    (二)一个极端的例子:石头货币
弗里德曼在他的《货币的祸害》一书的第一章“石币之岛”介绍了一种奇怪的货币现象:以巨石为货币。弗里德曼是通过介绍美国人类学家威廉.亨利.福内斯依据其亲身经历所写的书《石币之岛》来介绍石头货币的。1903年,威廉.亨利.福内斯来到了太平洋上加罗林群岛西端的瓦普岛,或称雅浦岛、耶普岛、亚布岛等,英文为Yap。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写下了《石币之岛》一书,着重介绍了当地奇怪的货币现象。当地居民以磨制成圆盘状的巨石为货币,在交易时甚至不真正移动货币而只确认所有权的转移。书中记载,曾有一块巨石货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风浪而沉入海底,但它仍然被当地居民所认可,仍执行着货币的职能。
面对这样的一种特殊的货币现象,我们的问题是:这种不可思议的货币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石头货币是一种货币现象的例外吗?这种特殊的现象说明了货币的哪些本质特征?
通过一些资料我们了解到,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瓦普岛仍处在一种很原始的阶段,岛上居民以树叶为衣,经济行为十分简单:捕鱼、采摘。而且,岛屿与外界隔绝,资源单一,不出产金属。这些是巨石货币存在的经济背景,说明该岛交易行为数量有限且相对简单。否则,巨石货币是无论如何应付不了的。我们在讨论这种特殊的货币现象的时候,不要忽略它的特殊的经济环境,经济活动的简单和货币的简单是相契合的。
技术的落后使得巨石货币的选材、磨制、搬运成为一个艰难的过程,进而使当地居民认为这种难得之货是拥有价值,而且对这种价值的认可成为了所有居民共同的信念。因此,巨石虽然不具有使用价值,却成为地地道道的价值载体。换言之,巨石虽然不具有内在的价值,居民们对它的“拥有价值”的信念赋予了它外在价值。因此,巨石在这里成为货币的最关键因素是岛上居民确认它“拥有价值”的信念。同样的情形也存在于现代社会中,我们象瓦普岛上的居民相信磨制的石头是有拥有价值的一样确认手中毫无使用价值的纸币是拥有价值的,这两个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形成货币价值的途径。
另外一个支持石头货币成立的必要条件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关系的稳定。应该说这是一种巧合,即在那种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制约下,“货币发行”恰好与当地简单的经济所产生的“货币需求”相当。这样,石头货币既不会因为过于短缺而影响交易,也不会过因为于泛滥而失去功能。这种巧合也许只有在那种封闭、原始的孤岛上才能发生。
笔者认为,巨石货币不仅给岛上的居民带来了交易的便利,它还承担着另外一种功能:记账,巨大的石头俨然成为了岛上活生生的账本,使岛上的财富一目了然,且便于记忆,岛上相当的财富就这样抽象地体现在了巨石上面。
从以上描述和分析中我们发现,巨石货币从其形成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货币的一般规律,在本质上石头货币和其他实物货币及金属货币是完全一致的,区别在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所构成的运行环境。在那样一个封闭的、落后的、经济行为简单的、不出产金属又缺少石头的小岛上,石头就具备了成为货币的条件。
笔者认为岛上的货币发展阶段应该处于非金属实物货币阶段,比较而言,石头货币唯一的特殊之处是这种货币不具有使用价值。而其他非金属实物货币都是拥有使用价值的足值货币(这里笔者定义足值货币为货币材料本身的价值与其所表现的货币价值一致)。如此看来,使用价值即便是在早期货币发展阶段也不是货币成立所必须的条件。
笔者认为价值载体是货币成立的首要条件,一种事物成为价值载体的前提是价值判断主体--人类的接受和认可,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那种“信念”。实物货币的使用价值是让人们产生这种信念的最自然、最主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我们来比较作为货币的石头、黄金和现钞,石头货币拥有价值是因为岛民认为其难得稀有而产生的信念,黄金具有价值是靠其自身作为商品的价值来保证的,现钞拥有价值的原因是法律强制以及本身的信誉。上述三种情况原因不同,结果一致,被确信为价值载体。
成为货币最重要的条件是价值载体,而使用价值的保证是形成价值载体最简便的方法,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初的货币是足值货币。但是,这不能说明使用价值的保证是必须的和唯一的方法。因为还存在价值载体确定的其他方法,即外在地赋予一事物以价值。
自此,我们认为岛上的货币现象并不是一种例外,而是一般货币规律的现实反应,特殊之处在于环境以及环境使然的特殊的货币外在形式。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货币成立首先的、必要的条件是价值载体,而无论其形成的途径如何。

三、考察最初的货币现象所得出的一些结论

(一)货币的发生是必然的
从理论上分析,其原因在于始终存在的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这一需要不仅促成了货币的产生,而且还将始终成为货币表现形式不断抽象化、简便化的动力,使货币表现从非金属实物向金属过渡,以及后来向更抽象的纸制票证形式甚至无形化过渡。人类发展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货币发生的必然性,在完全隔绝的条件下,主要早期人类文明,在大体相同的时代相继地产生了货币,而且充当货币的商品大体一致。
(二)非金属实物货阶段只是货币的发展的萌芽时期
非金属实物货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货币的作用,其货币职能相对有限,只能在简单的交换中充当媒介或者很多的情况下只是作为价值尺度来确定商品交换的比例。之所以如此,其内在原因在于货币材料的局限,无论哪一种非金属实物货币,都不能作出很精确的拆分和计算;大部分不能长久贮藏;货币持有成本巨大,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作为主要社会财富的货币商品以交易媒介角色维持大量存在是不可能的。外在原因在于经济对货币的需要也是很简单的,因为当时的经济行为本身就很简单,交易的规模、种类都十分有限。而且,货币产生之后,物物交换并不会立即消失,还应该仍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消失是一个逐渐而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一时期货币交易的范围和比例都十分有限。然而,货币产生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无论它最初是多么粗陋。
(三)“适度存量与适度价值量”定律
“适度存量与适度价值量”定律的内容是:适度的存量和价值量是货币成立的、除了其物理属性要求之外的另一重要前提。简言之,成为货币的事物必须具有一定的数量来保证它完成货币使命,这一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同时,他的单位价值量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种存量和价值量的最佳度量关系体现着货币现象背后蕴藏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始终苦苦探求的奥秘。在货币的自然选择或自然形成时期,这一规律体现的尤其明显。在货币的人为形成时期,人们在制造货币的过程中,反过来努力地寻求着货币存量和价值量的最佳组合。
任何一种价值载体都存在着其存量和价值量的对应关系,存量是自变量,是决定因素,价值量是变量,是被决定因素。二者是反比的关系,存量越大价值量越小,反之亦然,正如俗语所说:物以稀为贵。存量和价值量的最佳组合是一价值体成为货币的前提条件,或者说拥有最佳存量和价值量组合的价值体是最适合成为货币的。在实践中,拥有这种最佳组合的价值体经过现实的自然选择,都必然地成为了货币。
存量或供给量始终是货币成立的前提,或者说货币的成立是需要一个规定性的存量作为前提的。一物成为货币不仅需要它具有价值稳定集中、易分割携带等条件,其存量或供应量(也就是其可供作货币使用的数量)更是基础的前提条件。 我们以牛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在当时期,只有牛的数量满足了其可以作为货币来使用的起码数量的时候,它才能成为货币。 简言之,如果以牛作为货币,其前提是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牛作为货币使用,如果牛的数量过于稀少,那么它不能满足作为货币所必须的存量,进而不能完成货币使命。另外,过于稀少也会使它过于昂贵,也使它不适合作为货币。反之亦然,如果牛的数量过多,那么其价值量就会很低,其作为货币的成本就会很高,这样,它就会被更适合作为货币的价值体所取代。前面的分析中,牛成为货币的存量条件是满足了的,因为,牛成为货币的背景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畜牧业的产生,这意味着牛作为货币的数量保证。而牛退出货币角色的原因,既可能是牛的数量的大幅增加,也可能是被更优的“组合”所替代。
货币成立之后,存量和价值量的制约关系也始终存在,并对货币的演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货币载体的更替,都可以从这一关系中找到原因。
(四)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寻根溯源地探讨货币发生及最初发展过程中相对简单的货币现象,更容易使人们清晰、深入地了解到货币的本质及职能。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的确有所收获,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
1、货币一经产生就是抽象价值的载体
抽象价值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概念,这里有必要对价值概念进行一个简要的讨论和厘清。笔者认为,价值即效用,经济范畴所讨论的只是可交换的价值,“可交换性”使得经济学所研究的价值具有着清晰的边界,这样就排除了空气、阳光等效用巨大的事物。
商品是首先的价值载体,其价值呈现质性和量性两个方面,“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可以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 。”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价值的质性方面在于说明一物有用,其量性方面在于说明一物有用的程度。因此,价值的质性表述就是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 而其量性表述就是抽象价值,笔者认为抽象价值就是对物的有用程度的量化描述,只需要单位和数量。
我们知道,无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效用价值论都不能直接地确定价值的单位。间接而简便的办法是以商品的单位,充当抽象价值的单位。例如,在以牛为货币的情况下,人们对一头牛的有用程度存在着主观的判断和认识。而且,也可以认为一头牛的有用程度是锁定的或固定的。这样就可以以一头牛的确定的有用程度的量来充当抽象价值单位,一切价值载体与一头牛的数量关系也就成为它们同抽象价值单位的数量关系,这样,一切价值载体就都可以表现为抽象价值。笔者认为在经济理论中,与“使用价值” 一词相对应的“价值”或“交换价值”都是指抽象价值。
    虽然,大部分时期货币的外在形式都具有使用价值,货币作为价值载体其使命是承载抽象价值的。针对外在形式具有使用价值的货币而言,这些使用价值是作为货币所承载的抽象价值的保证而存在的。例如,牛作为货币就不是用来食用或使用的,而是承载一头牛的价值,用以衡量或换取价值相同的物品。同时,牛的使用价值是它作为货币的抽象价值的基础和保证。
使用价值的价值保证作用对于货币而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必须的,但是相对于抽象价值而言使用价值是个累赘,是净成本。而前面所讨论的石币现象以及现代纸币现象都 说明,使用价值不是唯一的保证货币价值的手段。作为抽象价值载体的货币从一开始就有摆脱使用价值的倾向。
货币只需要表现抽象价值,而抽象价值的表现只需要表现出单位和数量,这是一件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保证其价值承载。用商品的使用价值来保证是最自然简便的办法,因此商品才首先成为了货币。货币终究会摆脱了其具有使用价值的外在形式,而专门表现抽象价值。法律对货币价值的强制赋予,使其成为抽象价值的抽象表现(即纸币形式),是几千年后的事情了。
2、对于货币职能的重新认识
我们都熟悉相关著作和教材中有关货币的四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或交易媒介、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当我们得出货币是抽象价值载体这一结论时,对于货币职能的认识也需要进行重新的审视。
(1)承载抽象价值应该是货币首先的职能
价值载体是货币成立的首要条件,反过来承载抽象价值也成为货币的首要的职能,是其他职能的基础。
无论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还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都需要认知价值体的抽象价值,对抽象价值认知是交易行为前提和基础,进而是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经济范畴对抽象价值载体存在着规律性的、巨大的需求。
商品是最初的、最普遍抽象价值的载体,因为,商品同时承载着使用价值和抽象价值。然而,作为商品角色其使用价值是最重要的。对于货币而言,如果其外在形式具有使用价值,那意味着必要的成本,始终存在着最大城度缩减的倾向和压力,而货币的根本使命是承载抽象价值。 只有首先成为抽象价值载体,才能实现货币的价值尺度等其他职能。
经济范畴对抽象价值以及抽象价值载体存在着客观上的需要,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质上,还体现在量上。作为货币的抽象价值的载体在其所承载的抽象价值的数量上也体现着某种客观规律性。在人类早期社会,抽象价值的载体只可能是商品(石币之岛上的巨石货币是个例外),成为货币的商品本身的特征可能使其成为最优的抽象价值载体而成为货币,它的抽象价值承载量也应该是最优的或者说是适度的。最优或适度的标准很难确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作为货币的商品的单位价值不宜过大或过小,钻石和牙签都不能成为货币。适度的抽象价值承载量不仅使货币使用方便,而且也意味着适度的货币供应量。 因为,过于稀少的事物,由于过于昂贵而不能成为货币;可以大量供应的事物,由于过于廉价也不能成为货币。作为货币的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供应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早期人类在选择了价值量适度的商品作为货币的时候,也就选择了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无论如何,货币供给问题始终都是货币成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只是到了近现代人类才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深刻认识。
(2)抽象价值表现职能
在交易过程中没有对抽象价值的认知,就做不到表面形式上的等价交换,交易无法进行的。货币不仅是抽象价值的载体,还是抽象价值的最优表现体。所谓抽象价值的最优表现体就是可以明显、清楚、简便地展示抽象价值的单位和数量的价值载体。
前文中已经探讨了在历史实践中人们是如何以商品的单位代替抽象价值的单位的做法,那么,成为货币的商品一定具有当时代最优的抽象价值表象能力,其根本特征有二:其一,商品本身的、作为其抽象价值保证的使用价值被普遍接受和认可。例如,牛在其作为货币的时代,其使用价值是被广泛而清楚地认知的,而同时期的人们却不知道石油或人参有什么功用。其二,货币商品具有明确的单位,可以清楚地计数,而且,在这方面表现最优。还有一些辅助的特征保证其价值表象能力,如价值集中、质地均匀、易分割等。
(3)抽象价值尺度、抽象价值支付手段、抽象价值贮藏手段职能
当我们提及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时,我们真正含义是抽象价值尺度。千差万别的价值载体可以互相进行量化比较的只能是它们的抽象价值,因此,其价值衡量尺度,只能是抽象价值尺度。
对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情况也是一样的,都是专门意指抽象价值的。我们这样的结论与以往的理论并不矛盾,以往的理论中有关货币的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虽没有标明“抽象价值”字样,其含义是针对抽象价值的。我们这里把这些货币职能冠以“抽象价值”,只是起到了强调作用,这样更突出了货币的抽象价值载体的本质,货币的这一本质将始终决定着货币以及金融的发展。
(4)交易媒介职能
上述货币职能都是货币与商品所共有的,商品也可以承担抽象价值载体、抽象价值表现、抽象价值尺度、抽象价值支付手段、抽象价值贮藏手段等职能,但是却不能作为交易媒介,商品一但成为交易媒介,它的角色便转换了,不再是商品角色,而成为了货币。交易媒介职能是货币所独有的、决定货币角色的职能。上述所有职能都是为了交易媒介职能服务的,都是交易媒介职能的铺垫,只有成为当时代最优的抽象价值载体、抽象价值表现、抽象价值尺度、抽象价值支付手段、抽象价值贮藏手段,才能成为交易媒介。
这里明显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性的因果关系:最优的抽象价值载体才能是最优的抽象价值表现体、抽象价值尺度、抽象价值支付手段、抽象价值贮藏手段,进而是交易媒介。这一因果联系始终是各个时代货币选择的原则,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一定是当时代最优的抽象价值载体。
综上所述,货币应该具有六大职能:承载抽象价值、抽象价值表现、抽象价值尺度、抽象价值支付手段、抽象价值贮藏手段、交易媒介。
早期的货币现象已经显示了货币所有的本质特征,在其后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币材以及货币运行的演进所造成的区别只体现在货币流通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货币的本质并没有变化。
(五)货币的综合效应是降低交易成本
货币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交易成本,比较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需要维持一定量的抽象价值载体专门成为交易媒介,货币运营本身是需要成本的。关键在于,这些成本同货币带来的效率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货币的存在意义,那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货币的各项具体职能,最终都会产生降低交易成本的效应或结果。尤其是货币后来的表现形式的演进,都在不断加大货币降低交易成本的功效。
这个过程中,交易成本降低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可以量化的。“对于N种商品,如果没有价值标准,我们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N-1)N/2个交换比率。……但是,如果我们以这些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作为价值标准,那就只需N-1个比率。因而价值标准使我们大大节省了精力。” 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一个算式,那么,(N-1)N/2与N-1的比较的结果就是货币的出现所带来的交易效率提高的程度:N/2(倍)。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如果货币从牛过渡到黄金,那么,等值的牛和黄金在体积或重量上的比例数,就是货币形式从牛演化到黄金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价降低的程度。
(六)货币的产生标志着金融范畴的形成
即便我们以最普遍流行,也是最宽泛粗浅的解释:“资金融通”来定义金融,那么也应该以货币的产生为金融范畴形成的标志。谁能否定货币就是“资金”呢?难道不是有了货币,就有了资金融通吗?笔者定义金融为:货币形式的价值运动,以借贷和支付为主要内容。因此,货币产生之即,货币形式的价值运动也就同时产生了。
货币一经产生便以某种状态存在,其存在状态是一种永恒的运动,货币的运动就是金融过程。虽然,金融一词只有百多年的历史,但金融实践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它以第一头成为货币的牛为起点。几千年前以牛为货币的支付同今天在电脑网络上的支付,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抽象价值的转移。
我们完全可以想像,最初的金融活动是非常简单的,以最原始的货币、在很有限的范围内完成支付,亦或完成借贷。笔者认为借贷行为早于货币的产生,那么在非金属货币时期,很难确定的是借代的对象是商品角色还是货币角色。这些是萌芽阶段的金融发展的特有矛盾。无论如何,金融作为经济的子系统,在货币产生的那一刻诞生了。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5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世界通史》,古代卷,第28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王晋凤、张勇:《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与演变》,《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9 月。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5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4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6、托马斯.梅耶:《货币、银行与经济》,第10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们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