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具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作者:价值中国百强专家、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先生

  编者按: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既避免了“一体化”和大集团所导致的管理成本和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又避免了远距离交易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分析指出,中国模具产业集群化发展日渐成趋势。

  一、中国模具市场总体趋热

  近年来,随着中国机械、汽车、家电、电子信息和建筑建材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模具制造业发展迅速。据了解,制造一款普通轿车约需200多件内饰件模具,而制造保险杠、仪表盘、油箱、方向盘等所需的大中型塑料模具仅约50%能够满足。而塑料建材大量替代传统材料也成为所趋,模具专家罗百辉预计2010年全国塑料门窗和塑管普及率将达到30%~50%,塑料排水管市场占有率将超过50%,这些都会大大增加对模具的需求。罗百辉分析预测,模具市场的总体趋热是平稳向上的,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二、塑料模具成巨大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在高技术驱动和支柱产业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从上游的原辅材料工业和加工、检测设备到下游的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通信、建筑建材等几大应用产业,塑料模具发展一片生机。目前,塑料制品的应用日渐广泛,为塑料模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对模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罗百辉认为,大型化、高精密度、多功能复合型的模具将受到青睐。与此同时,建筑、家电、汽车等行业对塑料的需求量都很大。据估计,仅汽车、摩托车行业每年就需要100多亿元的模具;彩电模具每年也有约28亿元的市场。

  三、五金模具加快集群发展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地域特点明显,主要表现为: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模具生产地区幅射到珠江三角、长江三角地区、环渤海、中西部经济圈,约占全国模具产值的3/4以上。五金模具与模具整个行业的地域分布相似,广东、浙江、江苏、河北五金模具位于全国前列,其产值在全国模具总产值中的比例占70%以上。

  多年的发展和政府公务人员服务到位,已使得广东中山的五金模具配套企业相当完善,小到一个镙丝钉,在中山北部都能找,汉信模具快速成型为企业的产品快速转型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全球最大的史丹利五金工具企业坐落在中山北部区域,为五金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小榄镇对相关产业采取的货款贴息、统一出口垫税等措施以及帮助捕捉海外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等措施,成为基地做强做大的保障之一。据业内人士介绍,一把很常见的锁有40多个零部件,有123道工序,这些在中山的北部,都能就地完成,此外中山还有360多家包装印刷企业,这也是产品得以顺利出厂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群内部产业配套完善。

  近年来,浙江省已经逐步形成了模具产业集群,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或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据罗百辉调查,浙江模具工业主要集中在宁波、永康、温州,其中宁波市余姚、宁海、慈溪及鄞州主要生产五金模具,北仑以压铸模具为主;象山和舟山以铸造和冲压模具为主。自1997年开发建设以来,余姚模具城集聚效应不断凸显,现已形成一个规模大、档次高的产业集群。目前,模具城拥有模具企业1300余家,从业人员4.5万人,全行业近五年平均增长率达31.5%。累计有91副模具被中国模协评为国家级优质模具,数量居全国各县(市、区)之首。余姚模具继2007年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后,2008年再次获此殊荣。无独有偶,2008年7月,黄岩模具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为浙江模具业再添光彩。黄岩模具的入选将进一步推动当地乃至我国模具产业集群的建设,拉动模具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模具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模具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既避免了“一体化”和大集团所导致的管理成本和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又避免了远距离交易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

  1、分工合作增效率

  在产业集群内,同种产品不是由一家企业生产,而是由众多的企业生产,这些企业相互之间自然就会形成竞争。这种竞争都是面对面的,许多同类企业甚至是门对门,户对户,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深度分工,而深度分工又有利于专而精,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经营模式一般都是“核心能力加外包”。即每个企业都将全部资金、全部精力集中做好自己最有优势的那一点,把这一点做成全国最便宜、最好,甚至全球最便宜、最好。这一点就是本企业的核心能力。其他工作,包括其他零部件的生产、产品设计、销售等相关业务,都外包给别的专业公司完成。这样,每个产品都是众多企业核心能力的汇总。

  2、节省交易的成本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会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了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专业市场,企业采购原料、辅料都比较方便,且价格很低,有利于企业的产品销售。这些专业市场既是产品集散地,又是信息集散地。人们在把国内外同类产品集中到这里的同时,将国内外的相关信息也集中到了这里。有了这些信息,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及时地改进花色品种,迅速地调整产品结构。企业可以不断降低成本提供了外部动力和压力。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面对的是就近的、众多的原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因而能货比三家,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要求,更快的速度购买各种投入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各种服务,以及各种人力资源。

  3、招商引资好环境

  在研究了全国许多地方的产业发展模式后,罗百辉发现:产业集群是最好的投资环境。产业集群本身就代表着市场和商机。产业集群是一种很好的项目孵化器和企业孵化器。一些有眼光的人能不断地在这里找到投资的空白地带。正是对这些空白地带的投资,使集群的产业配套体系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在产业集群内创办企业,不仅进入成本低,退出成本也低。由于同类企业有数百家或数千家,个别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或者因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出卖,包括出卖部分资产,很容易就能找到买者,因为有许多优质企业急需要扩张,兼并和收购本地企业正是他们低成本扩张的最佳方式。不仅有利于吸引外部直接投资,同时也有利于集群内部的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

  此外,信用缺失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中的一大顽症。媒体报道,“信用缺失症”造成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到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在信用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区域性产业集群是降低交易成本,避免缺信损失的有效措施。区域性产业集中,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彼此之间知根知底,无论拖欠、造假还是逃债,坑害的不是外地人,都是本乡本土的人。某人一旦有坑人的行为,此等信息会立即在当地传开,他在本地就很难立足。

  再者,由于买者与卖者之间相隔很近,买者拿走产品不付钱,卖者卖假货,讨债和退货的成本很低。你赖帐,我可以天天到你家去讨,不用乘飞机,不用住宾馆,花十分钟、八分钟就可以讨一次。

  在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老板本来就相互熟悉,有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长期的业务交往,更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信任,人与人之间因地缘、亲缘再加上商缘,结成了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友情网,企业之间交易活动正是在这种友情网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之间一般不会发生造假、欺诈、恶意拖欠等失信现象。

  4、区域学习型组织

  在产业集群所在地,由于国内外的用户、经销商、供应商都汇集于此,各种最新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也在此汇集,而这些都将是创新的源头。加上集群内部各种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促使创新的思想碰撞的机会更多。另外,集群内部的竞争以及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也使得企业的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同时也使学习的成本降低了,更容易产生学习效应。比如在中山市华帝、樱雪、长青、固力、华锋、圣雅伦等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带动作用巨大,成为其他企业就近学习的榜样,带动了当地的整个行业的创新。

  5、区域品牌影响力

  产业集群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一提到家电,人们就想到顺德;一提到打火机,人们就想到温州;一提到领带,人们就想到嵊州;一提到袜子,人们就想到诸暨大唐;一提到纺织,人们就会想到浙江绍兴;一提到五金,人们就想到永康。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不仅产品需要品牌,企业需要品牌,就是一个城市,一个县也需要品牌。产品的品牌表明产品独特的性能和质量,区域品牌则表明区域的产业优势和产品特点。正如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一样,品牌影响力大的区域能吸引更多的经销店、供应商、投资者以及各类人才。目前中国的各大五金制品产业基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上下游产业的繁荣,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十分有利。  

作者罗百辉简介

国内“段位式”新概念管理的创导者,深圳市管理咨询协会会员、北京华通咨询培训专家、济南瀚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专家、青岛合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特约企业管理导师、东莞中策企业机构兼职顾问,著名的生产管理专家、营运战略专家,出版有《生产管理工具箱》、《客服部高效工作手册》等,作品《企业管理九段位》入编《中国管理年鉴》创刊版;清华大学盛景商学院MBA、中国谋士联盟实战派谋士、湖南培训在线经理人俱乐部推荐职业经理人;模具网CEO、深圳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国内模具行业协会指定培训专家、模具学校客座老师;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中国国际权威专家、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中国行业发展研究中心著名专家导师,多家企业集团总裁私人企业发展运作顾问,《中国机械与金属》、《东方模具》、《模具制造》、《现代模具工业》、《NX》等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受中国国学与西方管理思想熏陶,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战经验。在任企业担任过工程经理、分公司经理、总经理、董事助理等职务,在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人事行政、品质、财务、营销战略、工厂筹建等方面有多年的全盘实战管理经验。

兴趣与成就:

1、专注于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总部经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研究,是中国国际权威专家、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中国行业发展研究中心著名专家导师。
2、服务于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管理培训、咨询服务、网络运营、杂志会展等产业链,被价值中国评定为制造工业人物,是中国IT模具产业概念整合先锋、国内大型门户网站模具网CEO、价值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模具制造》、《东方模具》等杂志专栏作家/编委、美国Nitron专家组成员。
3、致力于企业的智资运营、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绩效中心,提供高效的实战解决方案。是中国谋士联盟实战派谋士、深圳市管理咨询协会会员、北京华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专家顾问、东莞中策企业机构兼职顾问、湖南培训在线.com经理人俱乐部成员。
4、清华大学盛景商学院MBA,制造业资深职业经理人,在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人事行政、品质、财务、营销战略、工厂筹建等方面有多年的全盘实战管理经验。
5、出版有《冲压模具技术问答》、《生产管理工具箱》、《客服部高效工作手册》等,作品《企业管理九段位》入编《中国管理年鉴》创刊版。

人生使命:
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业界口碑。

善长领域:

善长于制造业的现场改善、成本控制、绩效模式、利润中心制度及流程管理培训。曾多次应邀参加业界管理论坛,有丰富的生产制造管理系统和现场管理能力提升的导入经验。

涉及行业:

主要涉及制造业:IT电子、汽车、家电、食品、医疗器械、五金、塑胶、模具、服装等行业。

业界评价:

中国谋士联盟:
有多年企业实战管理经验,能组建培训领导团队并达到目标;有较强的政策把握能力、良好的社会人脉资源,很好的个人管理能力,有原则、善沟通、团队精神强、工作业绩良好,有良好行业口碑。能承受工作压力。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责任心、事业心强。10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10年中等以上规模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对企业管理有真正的深刻领悟。作为企业高管,经历了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积累了丰富的创业、守业等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深刻理解如何才能规避企业风险及危机干预。
华通咨询公司:
工程技术转型管理咨询的典范,有13年丰富的行业背景,与报刊杂志、官方网站作过高端访谈,并出版多部著作。具备丰富的基、中、高层管理履历,在研发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培训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工厂筹建等方面完整经历了企业职场的四次职业生涯蜕变即从“助理执行者向专业执行者”、从“专业执行者向督导型管理者”、从“督导型管理者向结构型管理者”、从“结构型管理者向整合运营者”的职业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