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政府应对策略的解读


      

       过去的十几年,各界就已经开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提出了质疑,呼吁中央政府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出口的现状,必须要调整,但国内经济对此的依赖度不仅没降反升。随着08年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使得近年来国内学者、民间组织对中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呼声更为强烈。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机遇,但最终政府投资的4万亿经济发展方案中,仍是将绝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政府投资以及加大产能上,令人匪夷所思。

对此问题,笔者也较为关注,深思之后对政府的政策不是很认同,因此,试图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以了解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08年以前国际经济形式大好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忽视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政府却在这样的机遇下依然坚持着以投资带动为主,加大产能的方式来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呢?据笔者分析认为,政府可能出于以下几点因素进行考虑:
1、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人口基数过大,无论实施任何一个新的政策或者进行任何一项改革,其所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太多、涉及面太广,推广起来的难度较大;同时,我国政府喜欢搞试点的策略,在经济危机迅速蔓延,政府不仅猝不及防,而且对危机的影响程度估计不足的情况下,没有好的方案应对,在短期内也难以制订新的方案,无从下手。因此,虽然知道通过“饮鸠止渴”的办法解决问题不好,但又别无他法;
2、对于出口增长的增量空间能有多大、以及能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会有多大、多深,什么时候我国将在出口方面失去竞争力;这些问题我想中央之前应该会有所测算并做好了相关的规划的。投资也类似,因此政府对于这两方面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可行性仍较为放心;
3、中国面临着国际和国内多方面的问题,国际上印度、朝鲜和南海等问题,国内医疗改革、民生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防军备上需要大量的投入,而国内消费的转型时间周期相对较长,见效时间短,难以维持政府对全国资源的整合、分配,如若此时转型,若有突发事件发生,难免力不从心;如若转入国内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话,未来将走向美国式的民富国贫的经济体制,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一党专政的国家来说,难度太大;
因此,我认为,中国仍旧采取以投资、出口方式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有出于对这一层面问题的信心,同时也有骑虎难下的因素,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又要迅速作出决策,只能采取这一既能暂时带动经济的发展,又不会导致什么大问题出现的稳妥方式来解决。随着这一轮经济危机的退去,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应该会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由此也逐步改变人民的生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