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新财富>杂志2009年5月刊
2008年中国经济的下滑主要是受国内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所以,政策的转向能够迅速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相比之下,美国经济所需的结构调整更大,即使短期有不那么差的数据,也不太可能很快走出困境,2009-2010年美国很有可能出现公司破产潮。
随着今年3月及一季度经济数据的不断公布,越来越多的迹象预示中国经济逐渐开始企稳,美国的一些数据也开始显现出经济与金融市场走出最低谷的第一线曙光。股市又一次走在了经济迹象的前头,中国A股市场指数已经从最低点快速反弹50%左右,美股也有了大幅度的回升。
然而,从如此巨大且罕见的经济下滑中走出来,似乎很难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事情,很多人对经济向好的走势充满了疑虑。短期的数据往往会带有较强的噪音,有时可靠性并不很高。要想看清当前经济复苏是否具有可靠性,可能要更深层次地分析这次危机的根源,以及本国经济体系中亟需解决的结构性问题。相比之下,中国所要调整的问题与美国相比占经济的比重轻很多,加上中国政府所能运用的救助经济的资源空间相对还很大,故而,中国经济的恢复力度与可靠性要比美国高很多。
中国GDP能够保八
从2008年秋天开始,中国经济经历了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快速减速,这可能是中国近年从未经历过的硬着陆。中国政府也相继推出了大幅降息超过2个百分点、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政策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措施以应对。终于,宏观数据在今年春节后开始明显好转。但由于经济复苏推动力中有很多因素可能难以长期持续,如贷款的快速增长、政府一次性大手笔投入等,很多人对经济恢复的真实性仍持怀疑态度。不过,仔细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可以发现,虽然GDP回到10%以上的增速短期不大可能,但要达到8%的政府预期增长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回顾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的下滑,国内宏观政策紧缩可能比外部金融危机爆发起的作用更大。由于造成国际金融危机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在中国国内根本不存在,所以,在通胀风险消除后,财政、货币与产业政策的迅速转向应该能够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恢复增长。
短期内,中国经济结构中一定需要调整的,只有对出口的依赖性。但是,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拉动作用远比人们想象的小。进出口数据中真正进入GDP增长的部分首先要除去进口,以此计算,近年国际贸易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不到3%。假如中国经济的其他部分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不变的话,简单的算术结果就可以得出2009年中国能够实现8%的增长目标。而由于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继续支持经济增长的空间还很大,即使再有什么内外冲击,政府依然可以随时推出新的刺激政策。不过,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支点就不可避免地要依赖于消费了。
美国经济不太可能
很快走出困境
反观美国经济的转好迹象,其可靠性就相对很低。
美国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金融体系包括消费者、地方政府、国家与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因此,短期之内,美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让金融机构恢复健康。前一段时间美国市场的恢复,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美国财政部出台了细化的救助银行的政策,使得深不见底的金融烂摊子终于有了一线解决的希望。再加上财政刺激政策的出台,使美国出现了经济下滑速度减缓的可能。但是,短期内其解决银行问题的执行效果还有很大变数。而金融机构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其实体经济所面临的财务困难就越大。金融市场不能正常运行的时间越长,其他产业公司的经营可能出现的运营困难就越多。这种状况的持续,会把越来越多的公司拖入破产重组的泥潭。2009-2010年期间,很有可能出现美国公司破产的高潮。
从另一方面看,危机后美国经济结构所需做出调整的范围与幅度相对中国要大很多。危机前,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70%,而美国消费者、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国家的负债则达到了难以持续的程度,这进而构成了美国这次危机的经济背景。此次危机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些根本上的不平衡因素。当美国走出危机时,消费占GDP的比重可能要回调至60%甚至更低。这种调整的速度越快,美国经济短期所经历的痛苦可能就越大。这一切就使人不得不相信,即使短期有不那么差的数据,美国经济也不太可能很快走出困境。
最近,美联储为了帮助金融市场恢复,采取了数量化扩张的政策,其本质也就是印钞票。这种政策旨在解决目前致命的问题,短期来看没有错,但这一猛药并非没有后遗症,一旦金融市场恢复正常,这种潜在的流动性泛滥又会使美国经济进入另一种通胀泛滥的困境。
未来不确定性
来自人民币汇率
目前的事态发展并没有改变笔者以前在本专栏中表述过的根本预期,只是股市的反应速度可能出乎多数人的意料。笔者认为,相对6000点的泡沫与1600点的恐慌,市场可能已经进入了相对合理的区间。然而短期之内,中国国内流动性的旺盛与股市优异的表现很有可能已经促使更多的流动性涌入股市,到今年底前,股市仍将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至于未来中国经济与金融政策的最大不确定性,笔者认为,类似于前几年,依然还会来自人民币汇率的变动。面对短期的经济下滑,特别是出口的困境,很多人可能自然地认为弱势人民币会对中国经济有帮助,从而倾向于人民币最好贬值、至少也要保持汇率稳定的判断。不过,面对美国的印钞政策,中国如果长期保持对美元的变相挂钩,很有可能像前些年一样,令国内货币政策失去灵活性。而当中国经济走向绿洲后,如果人民币像美元一样含金量下降,就会使中国经济进入相对混乱状态,导致如通胀、坏账等新的问题。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政府有必要认真考虑。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