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借“好日子”涨价,是饮鸩止渴


近期,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份全国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变化信息,该调查资料显示,6月份被列入统计范围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了0.2%,这是自去年12月份以来房价首度出现同比上涨。自今年1月份开始,前3个月下降幅度持续扩大,自4月份开始降幅逐步缩小。与此同时,房价环比自3月份出现降幅缩小态势后,开始持续上涨。6月份的数据显示,环比上涨0.8个百分点,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应该说,关于全国房价变化的信息,发改委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应该是比较权威的,他们的“均价”概念虽然并不科学,但目前统计部门却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

今年以来,全国楼市一改上年度的持续低迷,销售量急剧放大。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首次超过了3亿平米大关,达34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3.4%。就本市而言,涨幅更是惊人。上半年芜湖市共成交商品住宅118.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销量暴涨了157.65%,多销售72.63万平方米,甚至比上年度全年105.05万平米的商品住宅成交量,还多卖出了13.65万平米,楼市回暖迹象已十分明显。

造成商品住宅房销量急剧放大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快速扩张,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随着二、三线城市“购房入户”政策及如上海等一线城市“优才计划”的推进,城市人口都将持续快速增加,商品住宅房需求还将继续增长。二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民“改善型”需求旺盛,尤其是今年二手房政策调整后,活跃的二手房市场,直接刺激了“改善型”需求的增长。三是市民购房意愿的反弹,直接刺激楼市的复苏。2007年下半年,中国的房价达到了最高点,也因此抑制了市民的购房意愿,且2007年供应量过少,市民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实际上就是“买不到房子”。而随着2007年年底有效供应量的急剧放大,市民在由“抢房”到“选房”的变化当中,对房地产的定价也有了间接的参与权。2008年的中国房市,观望情绪极为浓郁,市民总是抱着“等等看”的心态,希望房价“再跌”一些。到了今年,房价的拉锯战在持续一年以后,部分市民终于因为“等不及了”而购房。四是价格理性回归撬动了市场。去年全国各地的房价回调,是撬动房地产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和去年的“降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房价的理性回归,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也就绝对不会如此火爆。

房地产市场的总体火爆,主要体现在成交量的飙升,而并非价格的反弹,其实质是体现出中国总体经济面的向好。但这种良性的市场环境,需要供求双方长期去呵护它。可近期种种房价上涨的信息,却有可能使未来的房地产市场重新步入混沌状态,因而令人不安。

大家知道,就在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信息发布之前,各地房价纷纷悄然上涨的信息就已在网上传播,甚至出现某些政府部门为再次严防开发商“捂盘惜售”而采取的种种对应措施。笔者经与外地一些网友交流,也发现很多地方的开发商确实有借房市回暖悄悄涨价的。

就本地而言,前几天看到一则住宅房预售信息,也是令笔者惊讶不已。位于本市城南的某楼盘自2005年开盘至今,累计均价虽不到4000元/平米,而此次于7月上旬再次开盘的预售信息显示,其预售均价一跃而突破7000元/平米。后经了解,此次预售的楼盘为精装修的单身公寓,实际成交价格在5500元/平米左右。但这样的价格还是在原有均价基础上上涨了不少,且这样的预售价格变化令人费解。

此外,去年年底某开发商实行七五折销售的几个楼盘,也在房市回暖中变成了八五折。种种迹象表明,芜湖市的房价自今年以来,确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但笔者以为,就目前芜湖市房地产的供求关系而言,房价上涨是一种变相自杀的行为,最终不利于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都是和供求关系直接相关的,商品房当然也不例外。在考量未来商品房供求关系时,一定要注重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一定范围内商品房市场的需求量;二是当前存量房的数量;三是已投放市场的土地可形成的商品房开发量;四是政府未来几年土地投放的力度预测。

就芜湖市房地产市场而言,过去每年不到150万平方米的住宅房市场,却要面临如下的市场供应环境:一是存量房较多。目前超过80万平方米的住宅类存量房,应该是历年来少有的,正常情况下应该需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消化,这个数量,还是因为前几个月销售形势不妙,开发商放缓开发进度而导致的结果。二是开发商开发潜能巨大。目前的芜湖市房地产市场,不但有众多中小房开企业具有较大量的待开发能力,仅碧桂园、绿地、华强三大开发商而言,就分别拥有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开发量,其对未来芜湖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三是今年以来土地投放力度有所加大,未来芜湖市房地产市场将会供应充足。

芜湖市的房地产市场,也正好是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缩影。

依据供求关系,再结合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体系来分析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应该说,2007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疯涨的一年,2008年却是房地产降价或者说价格理性回归的一年,而2009年则是房地产需求报复性反弹的一年。

种种因素表明,由于2008年房地产价格下降幅度并不是很大,绝大多数城市的楼价仍没有恢复到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加之未来供应量的可预期增大,未来房价继续回归的空间将依然存在。

在此情况下,一些开发商借当前火爆的市场乘机涨价,就无异于饮鸩止渴,是千万要不得的。就近几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快进快出”将成为睿智的房地产开发商决策首选。

 

我的相关文章:
作客365:揭密物业税的前世今生
作客365:芜湖楼市,降与不降之间
作客365:2009年,何时才是抄底好时机?
睿智的伟星,还是幸运的伟星?
限价房,无法突破的四大障碍
当前房地产市场如何步入和谐社会?
闲话伟星七五折及后芜湖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