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斯人已逝,谁来替我们守望天空?


    7月11日凌晨,93岁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一代学术宗师任继愈先生瞌然辞世;数小时后,98岁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驾鹤西去。虽然两位老人都是年近百岁、无疾而终的“喜丧”,然而,一天之内连失两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宗师,怎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无限伤感与哀悼。

    记得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面向师生的即席演讲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我的理解:总理所说的“天空”,不是神七所遨游过的太空,不是即将发生日全食的天空,这些都是自然科学与科技方面的;总理所说的“天空”,应该是文化和精神世界的天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灵天空。

    我想,季羡林、任继愈都堪称是为我们这个民族守望心灵与文化天空的人。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在引领中国的文化走向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在当代中国的文化海洋上,他们是两座闪闪发光的灯塔。他们以毕生的精力与热情,整理发掘中华文化典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智慧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当中的应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梳理我们民族的过去,思考我们民族的未来。不管他们的思想有着怎样的时代与历史局限性,他们在学术成果上所达到的高度与厚度,他们在学术人格与道德胸襟方面所展示的大家风范与气度,无疑是我们这个浮躁时代最稀缺的珍宝,最珍贵的镜鉴。他们代表了那一代人的良知与智慧。他们以自己的一生实践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独具的道德情操。

    俗话说:家有一老是个宝。中华民族历来有敬老爱老的传统,这个传统和我们敬爱智慧与道德的传统是一致的。身为大孝子的温家宝总理显然深黯此理。虽然我们并不熟悉他有多少次陪自己的母亲过生日,但我们都知道,他已连续四年在季老生日前后去登门看望老人家,并虚心向老人家请教和谐与治国之道。这是一种极重要的姿态。家宝总理的做法,表现了当代中国领导人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了我们整个民族对于前辈长者的孝敬,以及对于前辈长者的智慧与德性的尊重。在总理面前,季老代表的不只是他个人,而是20世纪以来整个中国文化思想,代表着和他有着密切的思想与生命联系的梁漱溟、陈寅恪等文化大师们,他们的生命高度,代表和反应了当代中国人在学术、思想、文化和道德上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如今,斯人已逝,还有谁堪称大师呢?还有谁可以作为思想与德性的典范而受到上至总理下至我们这样的年轻后生的尊敬呢?将来遇到文化思想上的难题,温总理还可以问计于谁呢?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任继愈先生曾指出:二三十年内,中国不会出现真正的文化大家,但是三十年后,中国真正的文化勃兴时代将会到来。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还有谁来为我们守望心灵和文化天空呢?我不知道总理是否也如我一样的感伤。

    对于总理来说,如何引领我们的国家早日摆脱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当前的头重大事。不过,我以为,如何让我们的时代土壤生长出超越前人、继往开来的文化大师,恐怕是比经济危机更大的挑战。经济危机事关当前国计民生,而这却是事关中华民族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变革的世界历史背景下如何立心立命的大计。

    附上温总理的诗《仰望星空》,聊以作为对前辈大师的纪念。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视作这首诗的作者。

仰望星空

温家宝

2007年5月14日,我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