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殷墟》
作者:朱家雄
题记:
2007年冬,应河南省安阳市某正处级官员李博士之邀,我跑去古都安阳观光,受到了周到而热情的接待。在安阳的两三天,我先后游览了殷墟、红旗渠、袁林(袁世凯墓)三处景点,心中颇有感慨。临别之际,李博士约我花点时间写写安阳,我领会李公仆的意思,大约是命我为安阳的旅游事业尽一点力,于是想都没想只一张口就答应了。但回到北京以后,因为李博士一直没有追问,我竟然就一直也没有动笔!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过去了一年半,但我心里仍为自己的食言感到颇有些惭愧。
李博士比我还小几岁,在学校念书时就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毕业后更是了得——直接去某地当了副县长,然后又……前一阵则听说李君已调任某地当上了县委书记,30来岁的县委书记啊!很显然,在我所认识的若干位北大毕业的70一代从政者当中,此君要算是比较出色的了。就我所知,李博士系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李克强的得意“门生”,前程或曰仕途似乎很值得期待。
因为有这位好友的缘故,所以当金融危机来的时候,我曾琢磨是否应该向其提出一些自己胡思乱想的建议,并希望其有机会时能转达高层什么的。但我终于并没有这样做,当领导的都很忙,我这样的书生清谈就还是暂时放一放吧。但我想,如果未来有一天,比如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老百姓的消费能力长期低迷,中国经济持续疲软乃至萧条,并且这时候政府的财力依旧非常强大甚至超级强大了,那我是不是就应该找机会向李博士谈一谈我的关于提请政府向全体国民每人派送5000元甚至10000元人民币以提振国内消费之建议呢?又或者是关于社会财富分配、再分配应多顾及体制外各阶层利益和需求之类的建议呢?乃至是关于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之类的建议呢?
记得前年在安阳的那一回,李博士曾当面跟我谈起过其想到县一级政府去做正职主要领导的想法,不想这么快就实现了。我在恭喜之余,觉得也该补写一下有关安阳的文字才好了。
于是就有了近日我所作的这首《殷墟》,谨放在这里供各位诗友批评、指正了!但愿日后我还能补写一篇安阳游记罢。
安阳的市容覆盖着殷墟
沉默的历史埋没着殷墟
骄傲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没有埋怨
它们恬静地在泥土中闪烁
并把这沉寂无语的三千年视为冬眠
是谁在龟甲和兽骨上铭刻久远
那些疑似文字的符号美丽惊人却难以辨识
收藏其中的秘密被当做“龙骨”服食
窥破这千古传奇的是“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他的发现唤醒那个一度强盛的殷商王朝
出土的甲骨文震惊了一个世纪前的中国和人类
1908年,晚清学人罗振玉明察暗访到安阳
原来这就是那许多龟甲兽骨的故乡
巨大丰富的收藏使小屯村一夜间扬名世界
殷墟从此敞开怀抱讲述神秘而遥远的往事
殉葬的尸骨向后人展示着奴隶制的残忍
巨大精美的青铜器描述着商代的文明与辉煌
人们在甲骨文中读到了盘庚、武丁等名字
还读到了史上首位女将军妇好的墓穴和事迹
《史记》中曾遭质疑的有关记载完全经得起推敲啊
商朝人一直以擅长经商而被邻国称道
武王伐纣之后的商人更需远走他乡贩卖生计
亡国的帝辛从此跻身暴君的最前列
能力超强弱点突出的商纣王是否被妖魔化了
强盛的商王朝是否也连带着给玷污了形象
殷墟会为后人的这些个问号感恩戴德吗
迈进世界文化遗产阵容时的殷墟是笑了还是哭了呢
花朵谢落前的细致容颜已难真切绘出
埋在尘土和时间下的已锲入人类记忆的古都
确实用青铜的光泽书写了今日安阳无与伦比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