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中重工迎娶悍马,中国隐形冠军现象再度升温


作为世界汽车舞台的鼻祖,通用汽车出售悍马一直以来都被世界各经济学家奉为头疼的事情,但也就是在一夕之间,悍马从最烫手山芋一下子成了所有经济学者关注的香饽饽,名不见经传的四川腾中重工以超出所谓的世界经济学者预判价格和不可思议的背景成为了众家议论的对象:悲观者如全球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其认为中国企业收购悍马必定是出商业悲剧。乐观者如中国经济学者,认为收购悍马或有更好前途。然,我们更愿意从世界眼光的判断和言论中谈及关于中国企业隐性冠军的问题。

中国隐形冠军甚超名牌企业

简单的数据已经不能直观概述中国隐性冠军企业现象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化,区域市场化的蓬勃发展,中国地方的隐形冠军企业越发增多。从国外岛国电视台的购买,从中国汽车、家电行业的不断外并,从地震中数量惊人的闻所未闻的捐款名单,从经济危机中更多转入内销的企业现身,从NBA赛场、娱乐节目传来的身影,到今日收购世界汽车鼻祖的惊人之举,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在低调中华丽的绽放着。偶有媒体对此做过研究和分析,但仍不足以概括中国隐形冠军现象的滋长趋势。而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隐藏繁荣,更说明着中国企业市场化经营的另一具面纱,他们不追求名气,不追求品牌,甚至不追求被人知晓,但却可以在关键时刻赶超所谓的名牌企业,毫无疑问,这与中国人本身的儒家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重也再次说明中国营销市场的初级进程。

隐形现象一分为二隐藏玄机

一方面,作为不断涌现市场的隐形冠军,无疑是对中国市场和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鼓舞,就像人们愿意相信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永远都如中国色彩一样充满了神秘和未知,经济的无法摸底,未来的宏观无法摸底。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也是中国营销市场的不成熟的表现,中国仍有90%的企业处于未知营销的端口,依靠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市场消费能力,企业甚至不用一兵一卒,即可在大流通中创造出几个冠军来,然一旦面临转型市场或品牌化经营,却即刻遭遇瓶颈。

一如对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事宜,国外学者担心的是“收购通用悍马无异于‘驱羊入虎口’”。悍马性能的强悍依托的是大排量和高油耗,在高油价时代,美国汽车企业的产品被迫向更节能、更小型、更环保转型,收购悍马无疑是逆历史潮流的。其不过是美国人眼里的“害群之马”,其高能耗导致它只不过是中东石油老板、中国煤老板的奢侈品。从美国汽车产业看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国外学者认为此举无疑是注定失败的豪赌。但从中国角度来看,我们更关心的是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汽车经营和管理经验的四川腾中重工,拿什么来经营管理,拿什么来为其战略规划,拿什么来市场营销?

诚然,你可以说四川腾中重工是傀儡之举,其幕后是大摩的身影,但投资者代替不了管理者和执行者,如果只是炒作资本市场的条件尚可理解,以80年的血脉经营换取今天的行为却并非那么简单。接下来关乎营销链条中的战略规划、企业经营设置、产品线规划、生产线问题、市场营销手段模式等等问题,将活生生的摆在对汽车营销陌生的四川腾中重工面前,隐形冠军的伟大在于隐形被世界知晓的刹那,但同样也因此而将自己暴露于世界面前,薄弱而陌生的营销能力是隐形冠军广谱性的疾病。

中国隐形冠军或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关于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异议我们已经不必在赘述,无论是看重哪一方面,或者美国是如何专利保护等等,甚至包括1亿美元+3000名员工,我们相信四川腾中重工即便是再没有市场经验也懂得其中的道理。更何况背后还有诸多的资本系统,正所谓“无利不起早”,甭管大家们如何分析,隐形冠军的钱也都是一分分积累出来的,与盲目比起来中国人天生的谨慎是更值得关注的。

从另一方面,美国人眼里的悍马是被发展速度和规划淘汰的品牌,但一者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尚未达到,另一方面,甚至近年来中国家庭、越野SUV市场正在不断攀升。大块头已经成为中国汽车领域发展的风向标,而刨除其高价格所针对购买的明星、煤老板、军用、官商外,中国大众市场也越发对此推崇备至,如若不是达到破产的边缘,美国人所谓的那些高油耗之类的技术问题,在中国市场是基本失灵的,看看今年车市中国消费者的疯狂程度,美国人现在决然已经不能用美国标准来判断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了。

所不同的是,最终决定悍马能否崛起的力量不是悍马本身,或者消费基础本身,或政策多少,而先决条件是企业本身能够做多少。我们从不缺乏冲出世界的能力,更不缺隐形冠军,但我们缺少在品牌战略和营销管理上出色的隐形冠军。

希望四川腾中重工是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