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被掷鞋事件,在国内——曾让部分国人是开心,部分国人是恼火。
中新社剑桥六月二日电 经过第三次开庭两天的审理,曾在二月二日干扰中国总理温家宝剑桥大学演讲的马丁˙杨克,今天下午被剑桥地方法院宣判无罪。
马丁˙杨克被判无罪,对于这个答案,高层怎么想?相信温家宝总理是不会觉得意外吧?温家宝总理更不会感到不满吧?区区一个学生,不值得我们计较吧?即使他向我们伟大的总理扔鞋子,他不就是一个学生吗?何必计较呢?当事情过去很久,我竟然有如此平和的心态。
法官在最后的宣判词中陈明三点。
其一,马丁有袭击演讲者的意图;其二,马丁的行为所造成的恐慌骚扰效果,不足以构成犯罪;其三,宣判结果不代表法庭可以宽恕马丁的行为,警告马丁今后不能再有类似的行为。
在回答控方其行为是否有预谋的问题时,马丁一方面说自己事前有模仿伊拉克人向布什扔鞋子的想法,又说自己最终采取这一行为是现场决定的。在回答法官关于他是否意识到其行为会有多大可能袭击到演讲者时,他开始说会有“一点可能”,随后又改口说“没有可能”。
从马丁˙杨克的辩词中可以发现,他对于他的行为,他现在说不清楚是懊恼还是其他。在当天,鞋子没有触及温家宝总理,这是马丁˙杨克的幸运。也是今日被判无罪的原因之一吧?
德国国籍的马丁˙杨克,今年二十七岁。这个年龄,是接受教育的大好时机。
我也曾对我们敬爱的总理遭遇鞋事件而恼火,但是,就这一事件来说,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国家不但要教育好国人,对于外国的人民,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学校,哪一个年龄段,尤其对于一些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旧时光以及陷入误会的一批人,也要想办法给予教育。
马丁˙杨克若在未来有可能继续沉积于愤懑、孤寂,会不会他仅仅愤懑而已?他再也没有任何机会向任何领导人掷鞋。我郁闷的是,为什么国外领导人到达中国,不会遭遇鞋子事件?我们的学生,脑袋中装的都是和平与和谐?这是我们国家的人民素质高,还是老师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