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上海徐家汇地铁。三岁的小公主闹腾着要离开爸爸‘独行’。
爸爸,我走了啊。
爸爸在椅子上坐着,小公主挣脱爸爸的怀抱,闹着要离开爸爸‘上班去’。爸爸说好,你上班去吧。小公主见爸爸同意,开始跟爸爸说再见,然后一步一回头,每次回头都甜甜的笑着,无忧无虑的挥着小手,跟爸爸说再见。爸爸也乐呵呵的挥手,跟小公主说再见。
小公主走大约6米,返回来,跟爸爸要钱包,爸爸没有钱,没有钱怎么上班啊?
爸爸开心的将腰间的钱包取下,捆在女儿身上,爸爸给你钱包啊。
我们的小公主很高兴啊,爸爸同意她‘独行’,也给她钱包,给她独行的资本。
小公主再度出发,一步一回头,跟爸爸说再见。爸爸还以为小公主是闹着玩,会再度回头。但是我们的小公主越走越远,十几米、二十米……从频频的回头到偶尔回头,小公主就要消失在爸爸的视线了,爸爸逐渐开始担心,等到小公主消失在视线的刹那,爸爸很着急了。箭步如飞的追上女儿,抱着女儿回到座位上(地铁旁边,候车的椅子)。
每个人从生下来都走向老。我们的小公主也会长大,会离开爸爸,会独行。丰子恺说:假使人生的进行不象山陂而象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青年;或者象旋律的“接离进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即如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
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我们的小公主现在无忧无虑,可是慢慢长大,会认识烦恼,会接触挫折,会落泪哭泣……文学家说,这就是人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悲喜交加,唯有这样,才是有滋有味的生活啊。
童心无价,童心是金。每一颗童心,都要我们的呵护。但是社会环境也尤为重要。而社会环境却需要人人努力。孩子是多么纯洁啊,每一个在长大后变坏的孩子,应该归咎为谁的杰作?人生是有渐维持,当一颗洁白无暇的心逐渐走向社会,有几个人最后依然是洁白?不洁白的心,我们又怎么能指责是其个人原因?社会大环境的浮躁会影响小孩,甚至教小孩变坏。如果砍手党伤害你,让你愤懑、痛苦,是我们这个世界熏坏小孩,而不是小孩给社会添加黑色。
菩提本无树?按照佛家的观点,一切的一切,都是因果循环。我在这里讲的一切,都是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