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黄河在河南境内的部分河道由于泥沙淤积,早就成了地上悬河,但却奇迹般地很多年没有决口,此确为民之幸、国之幸。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如果在自然状态,黄河早就泛滥成灾了;然而,在政府的治理下,黄河很多年安然无恙。这说明,很多时候,自然规律是可以被人力所干预的。当然,这个干预虽然杜绝了水患,但却绝不是最佳的治理方式。毋庸置疑,上游的水土涵养和植被恢复、结合下游的河道疏浚才是治本之策。可惜的是,老祖宗向生态环境索取太多,以至于后人只能不断加高河堤、加固河堤。无奈下的举措,只是对事实的尊重。如果我们不得不一直加高母亲河的河堤,那无疑是民族的悲剧。
房价无疑就是一个地上悬湖,但却是在可预见时间内难以崩溃的悬湖,而这也正是牛刀们的困境。从牛刀、于凌罡,到很多主张房价会下跌的学者、博主、专家们,告诉了我们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房价已经脱离的经济的基本面,无论是房价收入比,还是租售比,或者是房屋空置率。但是,这仅仅是一个事实,如同地上悬河一样。另一个事实却没有看到,那就是,河堤在不断地被人加固和加高,哪怕这种加固成本高昂;同时,却没有人去恢复植被和疏浚河道,哪怕这种防御性的治水措施其实代价要低很多。
笔者无意于冒犯众意,去纠缠于一个充满火药味的话题。但对于牛刀们所主张的观点,仅仅只能部分认同,即房价脱离了现实经济的承受能力。但对于房价必跌的说法,却有不同看法,因为有多种力量在加高大堤;大堤被加高了,人们也就被绑架了,只能不停地加高:
1、房价收入比在短期内不太适用于中国
理由很简单,房价收入比背后的经济规律是:房价最终会通过工资转化为企业的成本,因此,房价只有与收入协调,经济才能支撑。如果房价很高,而收入跟不上,那么劳动者最终会破产;如果强行让收入跟上房价,企业就会破产。
但这一定律在当前的中国,却被“外化”和分散了。所谓外化,就是说劳动者购房成本本来应该转化为企业成本,但由于中国的很多年轻人依赖父母甚至三代人共同买房,企业的成本被“外化”到社会了。房价高低也就可以和收入脱节了。只有在社会观念改变后,这种状况才会转变。
2、房屋租售价格比短期内不太适合中国
同样道理,租售比也是反映劳动者对房价成本的承受能力,最终仍是企业对成本的承受。但由于中国特有的家庭支持系统,很多年轻人可以不用考虑租房成本与买房成本之间的对比,成本被家庭或者家族所承担。
3、房屋空置率短期内不太适用于中国
空置率只有在通过房屋使用价值获得回报的情况下才适用,就是说,如果房东是通过出租房屋获利,那么空置率毫无疑问就是重要的指标。我国近些年来租金没有太多增长,本身就说明了空置率状况。但如果房东所预期的赚钱途径不是出租,而是差价,那么空置率就是一个短期内没有太大意义的指标。短期内影响房价的因素是预期,而不是空置率。土地拍卖方法造成的土地稀缺表象,导致地价不断上涨,给予购房者的心理预期是房价不断上涨,因此,赚取差价取代了出租获益,空置率成了聋子的耳朵。
可以说,家庭支持而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外化”的购房方式、地方政府土地拍卖获取最大收益的方式加上银行系统不断的流动性支持,都是在不断地“加高”悬湖的大堤。除非上述因素有所改变,否则房屋价格在短期内下跌似乎不太现实。但笔者仍然期待管理者能够从远古先祖大禹那里学来治水的大智慧,在悬湖还没有成为民族大患的时候,能够多多涵养水土、多多恢复植被、多多疏浚河道。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