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急着替“29岁市长”撇清抄袭责任


 

何必急着替“29岁市长”撇清抄袭责任
 
襄樊市组织部昨天下午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周森锋论文涉嫌抄袭,其指导老师或刊发论文的杂志社应该负相应责任,组织部门当时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对周森锋研究生期间所做论文进行考察。(25日新闻晨报)
清华高材生29岁当选市长,让周森锋一夜成名,也旋即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赞赏者不乏其人,更多的则是质疑的声音,弄得这位最年轻市长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不敢出面回应媒体舆论。甚至有好事者将其让下属撑伞伺候的图片和论文涉嫌抄袭的事翻出来晒到了网上,真应了那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
也许公众审视年轻市长的目光过于挑剔或苛刻了点,不过在当今的整治环境之下,其实也情有可原。只要程序公正,且其确能担当此任,大家还是是寄予了很多期待。遗憾的是,当地有关方面除了告诉公众这位市长的父母农民身份、其具有亲和力、口碑好等无关痛痒的信息外,并没有能拿出诸如政绩等能够令人信服的说法来佐证。
乍看到“29岁市长”论文涉嫌抄袭的信息,我等也不敢更不愿相信,毕竟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毕竟是一位能力出众的高材生,的确让人不可思议。然而,公众也决非不通情达理之人,谁没有年轻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曾经没有过失误?所谓瑕不掩瑜,只要我们的年轻市长如今足够优秀,正派做人,清正为官,谁会去计较那些陈年烂谷子的旧事?
没想到,襄樊组织部官员的反应再次让人觉得太没底气。指导老师、杂志社固然难辞其咎,组织部当时也无条件、没能力去为论文做鉴定,这些不用组织部说,凭网民的智商自然也应该考虑到的,只要周市长出面或者委托某个“发言人”吱一声也就过去了。可组织部如此急于把自己和周市长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倒着实让人费解,引人遐想,莫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难道周市长在论文涉嫌抄袭问题上果真一点责任也没有?难道这位年轻市长的任用上真有说不清的地方?
我们常常指责网民对某些事件过于敏感、偏激甚至固执,缺少包容和理性,其实只要过程透明,事实澄清,其实很容易获得大家的理解和谅解,平息公众的情绪,恰恰因为有关方面语焉不详,处理欠妥,留给了人们太多猜测、误解或者误读的空间,从而陷于被动,甚至将事件推向戏剧化的发展方向,有关方面当从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