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旧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
谢国忠:全球经济进入沉闷时代
2006年06月24日 财经时报
谢国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随着流动性的大幅收紧,全球可能出现持久熊市。一些依靠吸引国外资本流入支撑其消费的国家,将步入货币走软、通胀加剧、利率上涨、信贷消费缩水的恶性循环;而一些新兴国家也将由经常账户盈余重归赤字境地
1998年以来,各国央行通过向全球金融体系注入更多资金,一次次缓解了通缩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压力。强大的流动性使金融资产涨价,从而维系了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这段美妙插曲即将结束。
5月中期以来的卖空,是对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期间过热行情的调整。这期间,尽管全球流动性放缓,但由于流动性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配,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仍然出现了繁荣景象。
随着通缩冲击因素的消失,金融系统的过剩流动性将转化为通货膨胀;在未来两年,通货膨胀可能会继续成为各国央行所担心的问题。各国央行反通胀的举措,会使流动性大幅降低,这种情况下,所有资产都将重新定价。全球经济可能会经历一段资产全面贬值的时期。
全球经济要在2007年避免大衰退,一个必需的条件是,美国和中国土地价格要实现软着陆。如果能说服投资者接受比他们当前所期望的水平更低的资本回报,那么软着陆就是可能的。但总体而言,硬着陆的风险非常大。
这不仅是一场价格调整
过去两周时间里,我走访了一些亚洲的股票投资者。投资者的情绪普遍低落。突如其来的卖空令人沮丧。大多数人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大多数投资者相信,这次卖空只不过是一场价格调整。然而,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想再买进,他们担心再次赔进去。事实上,很多投资者正试图通过期货市场来对冲风险,想等流动性重新回升的时候再卖掉手中的高贝塔系数股票。
我对投资者们说出了我的看法:(1)本轮卖空是由于流动性周期跌落,(2)目前为止的卖空还只是对2005年11月以来过热行情的调整,(3)由于通胀压力,全球流动性将下降,从而引发熊市。
我的关于熊市就在眼前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太多回应。大多数投资者只是想和我讨论,其他投资者在做些什么。显然,很多投资者已经进入求生状态,他们对市场的一些技术细节非常感兴趣,寄希望于依赖这些技术细节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
看来还是恐惧战胜了贪婪。未来很可能出现更多的利润回吐。除非通胀压力有非常大的改观,否则目前这种状态难以扭转。我怀疑在未来12个月里,通胀因素并不会有大的改观。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任何的市场反弹都不会持久。
过热行情的调整
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行情从2005年11月开始一路飙升,直到2006年4月。此间全球流动性趋缓。G3自由流动性(美国、欧元区以及日本的短期货币增长率减去名义GDP增长率)2004~2005期间年增长率为1.1%,相比之下,2002~2003期间的年增长率为8.1%。
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繁荣,是由于流动性在全球范围的重新分配,或者说,是由于这些市场的风险容纳上升了。债券市场出现熊市已经两年。美国大型股票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陷入低迷。大的资产市场的表现,基本上反映了流动性趋缓的大环境。
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间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繁荣,并非水涨船高的结果,而是在全球流动性趋缓情形下的逆水行舟。在流动性趋缓的环境之下,风险容纳的上升是不可能长久维系的。一不小心就会引发风险容纳的倒转。
流动性可能下降
全球经济自1998年以来经历了一场“通缩繁荣”。此间出现了一系列通缩震荡。中国国企改革以及日本银行改革等新兴市场危机,引发了通缩恐慌。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纷纷打开货币政策的阀门。金融投机成为货币需求的主要源头,金融投机带来的资产价格上升,促使全球经济快速增长。
我认为1999~2000年的技术泡沫,以及2000年以来的全球房地产/新兴市场/商品市场泡沫,都属于同一个流动性周期。只要通货膨胀还不成问题,投机需求依然旺盛,全球经济就会不停从一个泡沫开往另一个泡沫。
然而,通货膨胀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全球自由流动性比十年前高出约60%。只要这个世界继续接受通缩震荡的调整,那么这些多出来的流动资金就不会成为通货膨胀因素。
然而,中国的工资在上涨,日本的土地价格在上涨,陷入危机的那些新兴经济体如今拥有了巨大的外汇储备。事实上,一度曾将通缩震荡输送给全球经济的那些经济体,如今已经开始输出通胀。
全球金融系统中多余的这60%资金,在新的环境下已经成为通胀因素。至于它具体是通过油价、中国工资还是通过美国方面的途径来实现,并不重要。只要这些资金不被央行收回,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即使美国经济大幅放缓,这种通胀压力也无法消除。这仍然是一个货币现象。技术传输渠道并不重要。即使美国经济放缓,我相信有两点仍然会保持不变。
首先,油价可能保持高位。我认为商品泡沫正在走向破灭,但石油除外。石油出口国在过去两年里赚了很多钱,如今它们出售石油的热切渴望已经大大降低。大多数石油出口国正在享受它们新近确立的全球地位。它们不会介意削减生产以维持高油价。
其次,中国正在提高其生产成本,其出口价格也会相应提高。一些国家希望通过施压人民币升值,以提高中国的出口价格。事实上,中国方面正在通过减少或取消出口补贴来提高出口价格,而不是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实现。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
这两股力量,将使通胀因素持续上扬,即使全球经济在2007年走向衰退。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全球经济在2007年陷入衰退,各国央行也不能降低利率。而事实上我在最近两周里见到的所有投资者,都和我的这个看法相左。
今年熊市就在眼前
考虑到当今全球自由流动性比十年前高出60%,流动性减少的幅度可能会非常大。即使过去十年所累积的多余流动性中,有一半会由于全球化带来的持久性反通胀效应而保持不变,其余部分的流动性减少仍然会使所有资产的价格平均跌落约20%。
在我看来,当资产价格下降,全球经济就可能进入一个非常沉闷的阶段。对股票市场尤其重要,公司收入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可能会下降。有两个因素一度夸大了公司收入。首先是商品涨价,通过对消费者征收通货膨胀税,增加了公司收入。一旦商品泡沫破灭,这种收入就不再归公司所有。
其次,金融投机夸大了金融部门的收入。举例来说,房地产牛市一度使金融机构收入急剧增加。全球资产的涨价,抬高了金融部门的收入。
再者,高端消费品市场可能受到财富负效应严重影响。过去的财富正效应,一度夸大了高端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高端消费领域的通货膨胀远比其他领域要高,这部分通胀一度推动了公司收入的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不能根据当前的收入,来为当前的市场作估值判断。资产涨价驱动的全球经济,大幅夸大了公司收入。一个更有意义的指数,是股市资本总额与GDP的比值。这个比值在过去十年里急剧上升。这个增量中的大部分,可能会在熊市中被消解掉。
有些经济体将很快进入危机
有几个经济体,一直以来通过吸引国外资本流入来支撑其本国消费。这部分资本流入,使其保持货币强劲、低通胀、股市高涨、借贷消费繁荣。一旦国外资本不再流入,这些经济体的货币就开始走弱,通胀加剧、利率上涨、借贷消费萎缩。在我看来,这种恶性循环可能带来货币危机。
此外,有些新兴经济体在商品价格高涨的情况下,经历了经常账户盈余。而一旦商品泡沫破灭,这些经济体的经常账户就可能再次陷入赤字。我认为,这些经济体同样非常容易受到冲击。
谢国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徐寒梅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谢国忠:全球经济进入沉闷时代
2006年06月24日 财经时报
谢国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随着流动性的大幅收紧,全球可能出现持久熊市。一些依靠吸引国外资本流入支撑其消费的国家,将步入货币走软、通胀加剧、利率上涨、信贷消费缩水的恶性循环;而一些新兴国家也将由经常账户盈余重归赤字境地
1998年以来,各国央行通过向全球金融体系注入更多资金,一次次缓解了通缩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压力。强大的流动性使金融资产涨价,从而维系了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这段美妙插曲即将结束。
5月中期以来的卖空,是对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期间过热行情的调整。这期间,尽管全球流动性放缓,但由于流动性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配,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仍然出现了繁荣景象。
随着通缩冲击因素的消失,金融系统的过剩流动性将转化为通货膨胀;在未来两年,通货膨胀可能会继续成为各国央行所担心的问题。各国央行反通胀的举措,会使流动性大幅降低,这种情况下,所有资产都将重新定价。全球经济可能会经历一段资产全面贬值的时期。
全球经济要在2007年避免大衰退,一个必需的条件是,美国和中国土地价格要实现软着陆。如果能说服投资者接受比他们当前所期望的水平更低的资本回报,那么软着陆就是可能的。但总体而言,硬着陆的风险非常大。
这不仅是一场价格调整
过去两周时间里,我走访了一些亚洲的股票投资者。投资者的情绪普遍低落。突如其来的卖空令人沮丧。大多数人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大多数投资者相信,这次卖空只不过是一场价格调整。然而,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想再买进,他们担心再次赔进去。事实上,很多投资者正试图通过期货市场来对冲风险,想等流动性重新回升的时候再卖掉手中的高贝塔系数股票。
我对投资者们说出了我的看法:(1)本轮卖空是由于流动性周期跌落,(2)目前为止的卖空还只是对2005年11月以来过热行情的调整,(3)由于通胀压力,全球流动性将下降,从而引发熊市。
我的关于熊市就在眼前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太多回应。大多数投资者只是想和我讨论,其他投资者在做些什么。显然,很多投资者已经进入求生状态,他们对市场的一些技术细节非常感兴趣,寄希望于依赖这些技术细节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
看来还是恐惧战胜了贪婪。未来很可能出现更多的利润回吐。除非通胀压力有非常大的改观,否则目前这种状态难以扭转。我怀疑在未来12个月里,通胀因素并不会有大的改观。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任何的市场反弹都不会持久。
过热行情的调整
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行情从2005年11月开始一路飙升,直到2006年4月。此间全球流动性趋缓。G3自由流动性(美国、欧元区以及日本的短期货币增长率减去名义GDP增长率)2004~2005期间年增长率为1.1%,相比之下,2002~2003期间的年增长率为8.1%。
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繁荣,是由于流动性在全球范围的重新分配,或者说,是由于这些市场的风险容纳上升了。债券市场出现熊市已经两年。美国大型股票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陷入低迷。大的资产市场的表现,基本上反映了流动性趋缓的大环境。
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间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繁荣,并非水涨船高的结果,而是在全球流动性趋缓情形下的逆水行舟。在流动性趋缓的环境之下,风险容纳的上升是不可能长久维系的。一不小心就会引发风险容纳的倒转。
流动性可能下降
全球经济自1998年以来经历了一场“通缩繁荣”。此间出现了一系列通缩震荡。中国国企改革以及日本银行改革等新兴市场危机,引发了通缩恐慌。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纷纷打开货币政策的阀门。金融投机成为货币需求的主要源头,金融投机带来的资产价格上升,促使全球经济快速增长。
我认为1999~2000年的技术泡沫,以及2000年以来的全球房地产/新兴市场/商品市场泡沫,都属于同一个流动性周期。只要通货膨胀还不成问题,投机需求依然旺盛,全球经济就会不停从一个泡沫开往另一个泡沫。
然而,通货膨胀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全球自由流动性比十年前高出约60%。只要这个世界继续接受通缩震荡的调整,那么这些多出来的流动资金就不会成为通货膨胀因素。
然而,中国的工资在上涨,日本的土地价格在上涨,陷入危机的那些新兴经济体如今拥有了巨大的外汇储备。事实上,一度曾将通缩震荡输送给全球经济的那些经济体,如今已经开始输出通胀。
全球金融系统中多余的这60%资金,在新的环境下已经成为通胀因素。至于它具体是通过油价、中国工资还是通过美国方面的途径来实现,并不重要。只要这些资金不被央行收回,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即使美国经济大幅放缓,这种通胀压力也无法消除。这仍然是一个货币现象。技术传输渠道并不重要。即使美国经济放缓,我相信有两点仍然会保持不变。
首先,油价可能保持高位。我认为商品泡沫正在走向破灭,但石油除外。石油出口国在过去两年里赚了很多钱,如今它们出售石油的热切渴望已经大大降低。大多数石油出口国正在享受它们新近确立的全球地位。它们不会介意削减生产以维持高油价。
其次,中国正在提高其生产成本,其出口价格也会相应提高。一些国家希望通过施压人民币升值,以提高中国的出口价格。事实上,中国方面正在通过减少或取消出口补贴来提高出口价格,而不是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实现。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
这两股力量,将使通胀因素持续上扬,即使全球经济在2007年走向衰退。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全球经济在2007年陷入衰退,各国央行也不能降低利率。而事实上我在最近两周里见到的所有投资者,都和我的这个看法相左。
今年熊市就在眼前
考虑到当今全球自由流动性比十年前高出60%,流动性减少的幅度可能会非常大。即使过去十年所累积的多余流动性中,有一半会由于全球化带来的持久性反通胀效应而保持不变,其余部分的流动性减少仍然会使所有资产的价格平均跌落约20%。
在我看来,当资产价格下降,全球经济就可能进入一个非常沉闷的阶段。对股票市场尤其重要,公司收入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可能会下降。有两个因素一度夸大了公司收入。首先是商品涨价,通过对消费者征收通货膨胀税,增加了公司收入。一旦商品泡沫破灭,这种收入就不再归公司所有。
其次,金融投机夸大了金融部门的收入。举例来说,房地产牛市一度使金融机构收入急剧增加。全球资产的涨价,抬高了金融部门的收入。
再者,高端消费品市场可能受到财富负效应严重影响。过去的财富正效应,一度夸大了高端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高端消费领域的通货膨胀远比其他领域要高,这部分通胀一度推动了公司收入的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不能根据当前的收入,来为当前的市场作估值判断。资产涨价驱动的全球经济,大幅夸大了公司收入。一个更有意义的指数,是股市资本总额与GDP的比值。这个比值在过去十年里急剧上升。这个增量中的大部分,可能会在熊市中被消解掉。
有些经济体将很快进入危机
有几个经济体,一直以来通过吸引国外资本流入来支撑其本国消费。这部分资本流入,使其保持货币强劲、低通胀、股市高涨、借贷消费繁荣。一旦国外资本不再流入,这些经济体的货币就开始走弱,通胀加剧、利率上涨、借贷消费萎缩。在我看来,这种恶性循环可能带来货币危机。
此外,有些新兴经济体在商品价格高涨的情况下,经历了经常账户盈余。而一旦商品泡沫破灭,这些经济体的经常账户就可能再次陷入赤字。我认为,这些经济体同样非常容易受到冲击。
谢国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徐寒梅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