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报导的一条新闻特别引人热议,那就是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面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记者提出这样的反问,“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此话一出,即引来舆论的一片哗声。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这位国家公务员,堂堂的副局长,怎么竟会把党和人民对立起来?真是令人咋舌,匪夷所思!
是不是这位副局长有什么精神病,或者智力障碍?近年来不少人常以此来解释某些“怪异”现象,对这位副局长对记者反乎寻常的质问会不会也是由此造成的呢?可查阅了许多报导,并没有见到一个“东东”有此怀疑。看到的资料只是说他是“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对国家政策了如指掌的”“多年的领导干部”。说他有精神病或智障,那就不只没有任何根据,而且是一种犯罪!
那么像这样一位对“国家政策了如指掌”的“多年的领导干部”,何以会公然将党和人民对立起来,全然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的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看来还是得到现实中去寻找答案。
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通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在建设年代里,广大党员和干部也多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给群众作出榜样。党和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决不可能会有人把党和人民对立起来。如果有人提出什么 “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样的问题,那真除非是严重的精神病人,是决不可能的。
可是,这些年来,当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出现了我多次说过的市场泛化的倾向,即公共物品的市场化、公权的市场化以及思想灵魂的市场化,其中特别是公权的市场化。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的经营和管理,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即资源如何配置,都由市场自发调节。然而,这并不是说,市场经济就可以不要政府。为了克服垄断和外部性弊端、提供公共物品、管理信息、调节收入、控制经济波动等诸多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都需要有政府的参与,以实行对经济的监管和调控。可政府要履行自己的职能,就要有一定的权力。这是一种不同于企业、家庭私权的公权。公权的市场化就是把本是应该无偿为大家服务的公权,也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向社会寻租,或者当作商品和资本,进行权钱交易,把社会公仆变成了维护部分人利益的私仆,把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公权变成了为私人谋利的工具。所以这种公权的市场化带来的必然是政府官员的腐败,并且这种腐败,不受特定物质条件的限制,可以无孔不入,渗透到每一个社会经济细胞,因而比之于历史上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腐败要严重得多。
“公权的市场化”造成了这部分腐败官员权力与人民的断裂,这一点这些腐败官员们是很清楚的。但是,为了维护他们手中权力、地位和利益,他们除了标榜自己就是党,代表党以外,一般也还是要打着他们是“为人民服务”,是代表着人民利益的幌子。然而,一旦遇到老百姓实际利益与他们所代表的私利发生直接冲突时,便不可避免地要露出原形。那位副局长在那种情况下,质问记者替谁说话,其实就是他们的利益同人民利益对立的真实暴露。
所以,我们可以说,那位副局长认为他们的利益同人民利益是对立的,这是真的,是大实话。不过把他们的利益说成就是党的利益,并以此来对记者进行恫吓,阻挠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那就根本错了,由此引来舆论众口一词的谴责,那是必然的。
一个党的干部,违背党的根本原则,竟把党和人民对立起来,以至拿“党的利益”做护身符,对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这决不是什么小问题,更不只是这位局长的个人问题。可后来郑州市委组织部的一位干部对记者再次采访时却说:“逯军此言属于个人言行,只能代表个人,组织部也管不了”。就更是让人可怕了。可以说,在我们政府官员中,在我们党的干部中,出现个别人腐败,并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对这种腐败现象听之任之,疏于监督。
当然,那位组织部官员说,那是他个人的看法,如果只是这样,那也还不可怕。可看看我们周围的现实,他的个人看法可真还有点普遍性。
社会上许多明显存在问题的腐败现象,有关部门是不是都按上级特别是中央有关要求主动加以督查了?当然,我们不是没有看到,我们国家在反腐败中所作出的成绩。但也不能不看到,我们有的群众通过各种办法提出大量问题,有的部门不只不去进而加以调查,而是千方百计去加以掩盖,以至还存在着对检举揭发者、举办者或者维权上访者,加以迫害报复………。如此等等,如果让其任意扩展下去,那就难免会加剧权力与人民的断裂,造成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隔阂,应该看到这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我们对于什么“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类言论,对于那类组织部门该不该管的说法,决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抽象议论和对个别干部错误言论的谴责上,更应当揭示出现这种言论的现实土壤,并由此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对一切腐败现象展开更有力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隔阂,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也评“替谁说话”与“为谁服务”
评论
2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