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晉如的學問比王力啟功如何?



《大學詩詞寫作教程》作了很大程度上的修訂,增補了一章談對仗的,又完全重寫了五律的一章。並改名為《禪心劍氣相思骨——中國詩詞的道與法》,在昨天下廠了。

“禪心劍氣相思骨”,是譚嗣同的詩。我在《綴石軒詩話》中説,這句詩“説盡詩奥”,的確如此,最好的詩,總是有深刻的思想(禪心)、充沛的激情(劍氣),和芳馨悱惻的情思。在我新拟的十幾個書名中,香港花千樹出版社的海旋兄一眼就相中了這個名字,在確定港版用這個書名後,廣西師大社也選用了這個書名。

由於換了書名,所以根據新的出版法,也換了新的書號。

新版教程不再強調它的首要閲讀羣體,因為對於非大學生羣體而言,這同樣是一部平易近人的入門引導。

在北大中文論壇上,有一位阿里巴巴先生這樣評述:

論詩論詞之做法,古已有之,最典型如黃山谷點鐵成金,奪胎換骨説,不知比徐博士總結的作法形象,精辟多少倍,然其作法在文學史上的評價,在歷代文人中的口碑也不過爾爾,甚至淪為笑料。今日徐博士國學功底不知比王力啟功諸先生如何?閣下大作水準能够替代他們的小作么?替代不了,就不要冠冕堂皇的叫什麽《大學詩詞寫作教程》,改成小學或中學生課外讀物方差强人意,不至於越俎代煲,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阿里巴巴先生的行文中充滿嫉恨,這且不去管他,對於他的質疑,我今天不妨回答一下:

一、術業有專攻,王力先生的學問主要是在語言學,至於詩學,王公全無會心。王公作詩,無一首可誦。王公的《詩詞格律》一著,發行一百五十多萬册,今日老幹體詩風的形成,王公的這部科學化的著作難辭其咎。以一位不懂詩的純粹學人,來教大家做詩,可謂舉重絶臏。至於啟先生的學問如何,我並不了解,但啟先生也不會作詩,則是詩界的共識。他的《詩文聲律論稿》,也未曾涉及到詩道與詩法的精深之處。

二、拙著與前輩最大的不同,便在於揭破詩詞體性之密,精微廣大,以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和我的《大學詩詞寫作教程》相比,就好像拿我的語言學知識和王力先生的相比,以啟功先生的《詩文聲律論稿》和我的《大學詩詞寫作教程》相比,就好像拿我的字和啟先生法書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