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厂家向经销商销售人员发放奖金很不合适



生产厂家向经销商销售人员发放奖金很不合适

 

 

近几年来,为了促进整车销售,有些汽车生产厂家在非常时期,直接向4S店整车销售人员发放奖金。汽车厂家可能担心,一线销售人员的待遇不够高,因此卖车的劲头不足;厂家也认为,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刺激一线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明显增加汽车的销量。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汽车生产厂家向4S店的销售人员直接发放奖金很不合适。

一、汽车厂家干涉了4S店的内政。4S店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作为用人单位,4S店根据每名销售人员的表现决定不同的奖金数额,这完全是4S店的内部事务。厂家绕过4S店直接向销售人员发放奖金,是对4S店的不信任和不尊重,破坏了厂家与商家之间的关系。4S店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天然地希望多卖车,天然地知道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厂家的做法是杞人忧天。

二、汽车厂家与4S店的销售人员没有劳动关系。销售人员是4S店的员工,不是汽车厂家的员工。4S店与销售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为销售人员办理了各种保险和公积金,向销售人员发放工资和奖金。销售人员为4S店劳动,而不是为汽车厂家劳动,销售人员只对4S店负责,应该只从4S店获取报酬或者接受4S店的奖罚。当厂家与商家发生分歧或矛盾时,销售人员只能忠于4S店,不能忠于厂家。

三、汽车厂家只能管理4S店而不能管理4S店的员工。汽车厂家与4S店签订了合作协议,只能与4S店发生关系。4S店接受厂家的管理,通过经销汽车获得利益,4S店表现越好,获得的利益越多,表现越差,获得的利益就越少。汽车厂家认为4S店贡献大,就应该向4S店发放奖金。反之,汽车厂家认为4S店表现差,可以处罚4S店。

四、实现整车销售单靠销售人员是不可能的。既然是4S店,当然包括整车销售、原厂零部件供应、维修服务和信息反馈等多种功能,4S店提供的是综合服务,靠的是综合手段来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如果没有售后服务,销售人员能把车卖掉吗?如果没有宣传和推广部门,汽车品牌和4S店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吗?如果没有行政部门,能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员工吗?如果没有财务部门,能为整车销售准备成千上万的流动资金吗?等等,等等。有时,一名保安的恶劣态度,卫生间没有打扫干净,都有可能导致销售的失败。即使在销售部门内部,非销售人员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厂家的做法破坏了4S店内部员工的团结。既然4S店的业绩是若干个部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就不能把销售的功劳全部算到少数销售人员的头上。从整体上看,由于岗位的特点,销售人员的收入一般都远高于其它岗位人员的收入,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给他们发一份奖金,就更拉大了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差距是对的,但差距过大就不一定合理了。一些厂家的做法漠视甚至否定了4S店除销售人员外大部分员工的贡献,让4S店的大多数员工觉得不公正、不公平。于是,销售部门内部、部门负责人之间、不同部门员工之间因此出现了不和谐、不团结,从而影响了部门和4S店的团队建设,影响了4S店的整体工作。

六、厂家的奖励方向也欠合理。厂家向4S店销售人员发放奖金,唯一的依据是整车的销量,至于用户满意度、价格管理、汽车装潢、汽车保险、劳动纪律和团队中的配合等都不在考虑的范围。这显然对销售人员产生了误导,也影响了4S店整体业务的开展,损害了4S店的利益。很多时候,销售人员销量的提高是以牺牲4S店的利润为代价的。

七、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只碗里的粥就这么多,厂家给4S店的员工奖金多了,给4S店的就少了。销售人员多拿了,4S店就少拿了。如果没有4S店,或者4S店的位置不好,销售人员能顺利地卖车吗?员工的个人投入和风险有4S店大吗?员工可以跳槽或转行,4S店能随便改成火锅店或溜冰场吗?

因此,汽车厂家如果要发放奖金,应发放给4S店,而不是发放给销售人员个人。4S店拿到厂家的奖金后,根据企业建设的整体需要,合理地分配这些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