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乐活消费?
由德国纽伦堡会展公司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刚落幕,我们乐活家族这次有幸受到他们知遇,而能前所未有地创造出包括研习会、展会和表演活动的“乐活体验营”,让很多只闻其名但不知如何乐活的人,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回想此一关键点就在:德国人真的知道生活和生命是怎么回事,也明白人类对地球不能再无尽的耗能下去,“乐活教育”不仅能让产品营销与消费者有效对接,同时也善尽企业社会责任(CSR)。所以他们对我提出的乐活行动给予百分百信任,并尽力支持完成,其人文素养确实不一般。反观我一跟国人谈起这部份,就变成商业问题,意思是说摊位要租金,参展要付费,我们不可能做公益,似乎每个人固化思维里都是只看钱,从不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资源出资源、有专业出专业、有关系出关系”(『可以这样乐活』一书中的“五出原则”)才是未来社会多赢的唯一方式,也是健康的基本心态。
为此,该博览会研讨会上我做了个讲题:如何推动乐活消费?今打算再更多地提供近一步想法,跟有机业界和关注乐活的有识之士请益。
“乐活”目前大多被滥用为品牌或产品宣传,缺少完整理念阐述以及学习行动,所以大众多麻木无感。然而,这种生活方式起始于什么心态或动机,则是消费心理的关键,所以首先得看到现代人普遍不快乐的源头是什么?亲情焦虑!包括父母健康不佳,或者孩子读书落后,要不自己或亲人婚姻触礁等等,必然导致身心交瘁,却又最无助、无力解决。
这种情况下,一旦话题诉求贴近了问题核心,消费者很容易产生信赖甚至依赖,跟着我们的思路走,尤其今天,消费趋势必然走向身心灵健康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两个息息相关的供需链里,因此接下来要卖什么好产品、好服务都轻而易举了。
方法则是从小区切入,由于正是以各个家庭为主,无论是持续性的讲座、读书会、电影沙龙等,凡是能改善亲子问题、夫妻关系,以及带来身心健康的,都符合政府广设街道文化中心的政策目标,亦即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打造和谐社会。而这其中所需花费的预算极其有限,却扎扎实实建立了无可取代的品牌印象和服务素质,消费者自然而然渐渐地会选择利于全家乐活的产品了。
再则是搭配节日或者热门新闻,可以设计创意活动,有效引发社会大众和媒体关注。例如父亲节马上到了,我就做了个“乐活爸爸图象”对话会,不是用画的,而是让乐活爸爸们现身说法。首先定义“乐活爸爸”,可从身体环保、心灵环保、生态环保三个面向来看,就是相关产品介入的机会,让先入为主的消费意识生成,这比起传统的请父亲吃大餐或送他刮胡刀等,要有意义多了。
接着话题是:乐活爸爸的亲子关系有何特殊之处?这点无论男人女人都会竖起耳朵听,因为他们家很可能有个让他们不知道如何沟通的孩子。听完后,有的夫妻决定买书学习,有的会带孩子去野营或参加艺术之旅,有的展开家庭有机饮食,有的决心改换节能产品,甚至去当环保志愿者。凡此种种都绕不过良性消费,不就活络了上述两个产业链吗?
第三个话题则是:“乐活爸爸”会否妨碍事业发展?抑或有利于未来的工作趋势需求?话题高度完全可以上升到文化论坛的层次上去讨论,引动男性族群更加关注自身的社会性别处境,尤其当“乐活爸爸”谈论到自己不再是经济动物,完全能够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时候,会让很多男人女人都慨叹自己在怪圈中太久,忘了人原来真的可以这样“乐活”。
最后,有“乐活爸爸”就容易造就“乐活妈妈”?这个角度会让家庭消费主角-女人,认真地感受男人跟她之间的建设性关系,很快就认同这个活动带给他们家庭的价值,连带涡漩式口碑效应便会出来,纷纷在各个小区发散开了,甚而有天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视栏目,把“乐活”实实在在带进你家、我家。
人人都向往快乐幸福的生活,但我们社会就是极度缺乏有人文识见的学习教育内容,让人可以遵循。而我创构的“乐活家族”,无论从理念到行动皆完备,“乐活体验营”就是一次完整呈现,看到一种人人可为的生活型态,这会是天方夜谭吗?只有相信美好的人才会心想事成,这原就是宇宙规律啊!
如果有机业界能够把大家力量整合起来同做“乐活教育”,那么不仅首先发现自己的生命质量提升,并将发现大众消费需求导向已经在转弯,过去那些个把人带到奢华、浪费、耗能的传统产消机制即将走入死胡同,全球暖化和金融风暴就在示现天灾人祸循环真相。换句话说,大家根本不必在旧思维模式里打转了,也不存在行业竞争的问题,而是相辅相成,触动人们追求善美的本能而已。
这是个体觉悟的大时代,有机业界因缘际会走到了对的时空点上,究竟选择单打独斗地再熬个若干年,像台湾逐渐“熬成婆”一样?还是可以把力量集结起来,朝着明确的三环扣方向(身体环保、心灵环保、生态环保)跟消费者零距离对接?放眼目前打着“乐活”旗号的媒体,绝少能感动消费族群转向,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自己都不在三环扣生活行动里,才会把“如何嫁个有钱人?”这种媚俗选题放进去误导大众,最终如何取信于消费群呢?说到底,“乐活教育”迫在眉睫啦!也是推动乐活消费的唯一路径,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跟着我走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