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介绍说,农历五月,古代称之为“恶月”,从气候上来看,渐入热夏,湿热弥漫,人易得病。所以,在端午节前后,我国民间时兴吃蒜头,同时在门上插艾蒿、悬菖蒲、挂大蒜。艾蒿、菖蒲和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有强烈的杀菌能力,有除虫,治瘟的药效。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艾叶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等作用。古人端午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在我国南方地区,端午节流行在门上悬菖蒲的习俗。菖蒲,也是多年生草本芳香植物,具有去寒热,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作用。人们在五月初五日出前,到野外采集菖蒲,悬在门上,拴在小孩的脖子上,或者提前把采集好的菖蒲切碎,拌上雄黄,浸入酒中,便于节日饮用。
在端午节,除了插艾蒿悬菖蒲,在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吃蒜头并把大蒜悬挂在门上,也是因为此后天气炎热,病菌繁殖,人们的消化器官容易得病。大蒜驱毒,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端午三友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