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房地产前景不容乐观


   【法新社巴黎电】2008年法国房地产业由盛转衰,及至年底,新房投建数量下降,特别是建筑许可数明显减少。这使业内人士担心,尽管政府祭出刺激经济计划,但2009年将比2008年还要黯淡。

  房地产开发商联合会(FPC)主席加毕亚声称,“我们估计2009年不会出现奇迹般的复苏,因为新房销量将继续下降,这将导致生产再度下降。”

  据环境部周二(30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新房投建量9月到11月与一年前同期相比再次下降了14.4%。住房建筑许可数下降了14.7%。

  近12个月(2007年11月到2008年11月),新房建造量达37.9374万套,与2007年同期相比减少12.7%。住房建筑许可数达46.1372万套,减少17.1%。

  为了解决法国的住房需求,政府宣布的目标是每年建造50万套新房。

  住房部承认“经济形势对建筑业产生影响”,发表公报声称“国家将通过刺激经济计划,从多方面着手推动房地产部门的发展,主要措施是2009年和2010年增建10万套住房。”

  在这10万套住房中,有福利房管理机构从私营房地产开发商那里收购的未能售出的3万套图纸楼盘套房。

  还有一条重点措施是无息贷款(PTZ)额将增加一倍。条件是购买的新房属于首次购房,估计80%的家庭可以享受。这条措施令职业人士产生了希望。

  房地产联合会(Fnaim)总干事布齐-卡佐高兴地指出,“最悲观的预测是2009年建造30万套住房。这条措施可以使建筑商建造更多的住房,超过最悲观的预测数。”

  但巴黎南泰尔(Nanterre)第十大学经济学教授穆亚尔认为,“刺激经济计划只有等到夏季或秋季才开始见效。”

  据穆亚尔估计,2009年建造的新房只有33.5万套,而2008年是37.5万套,2007年是43.5万套。

  尽管法国人信心下降,但银行设法为遏制这一降势在购房贷款上的态度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Fnaim总干事遗憾地指出,“法国银行没有把欧洲央行下调利率的幅度充分地反馈到房贷利率中。”

  现在业内人士把希望寄托在即将通过的住房部长布坦女士制定的法律草案上。这项草案的拳头措施是把“每天15欧元”购买独立房屋措施扩大到福利房。

  这条被称作“地产通行证”(Pass-Foncier)的举措可以使购房者先付房款,再付地皮钱。而地皮钱先由1%住房捐金管理机构支付。商业附加税(TVA)也降至5.5%,而不是19.6%。

  建筑开发商联合会主席遗憾地指出,“时常有人冻死街头,而议会日程并不认为这项法律草案具有高度的优先性,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房地产必须要研究的几个节点:

  1、居民收入

      居民的最终收入是有工资性收入、投资性收入和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这些都是和经济形势紧密相连的。

      从国内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2008年,GDP的增幅从一季度的10.6%降为四季度的6.8%,预期2009年一季度GDP可能进一步下滑。虽然商务部统计1月份千家企业零售额同比增24.5%,但剔除节假日的影响后,并随着人们对预期的变化,国内消费的增幅预期将会下降。同时在对外贸易方面,1月我国进口同比下降43.1% 出口下降17.5%,进出口总值同比降29%,进出口额已连续第三月下降,在西方大国纷纷拉起贸易保护的大旗之时,外需疲弱的现实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虽然中央出台4万亿的救市政策,由于其效果的滞后性也难以立即见到成效。种种因素使得中国经济难以很快走出低谷,预期的工资性收入将不会象前几年那样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形势的剧变,居民投资性收入也在大幅减少,2008年中国股市从5000多点跌落到1600多点,绝大多数居民的投资收益都是负值,虽然今年的股市曾一度上涨到2300多点,但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前景,股市缺乏大幅上涨的动力,并有可能进一步在低位徘徊。由于投资渠道的缺乏,居民的存量资产只能投资于较低的银行存款或国债,这使得投资性收入增长缓慢。

      从1月份数据可以得知,全国财政收入同比降17.1%,国家转移支付的能力在下降,同时社保在投资上的亏空需要政府投入较大资金弥补,所以医保、失业保险、低保等保障性收入将不可能有明显变化。

      从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2008经济生活大调查”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 2009年预计居民收入会比2008年增加、持平、减少的比例分别为37.7%、38.2%、22.1%。相比2006调查结果,当时预计下一年居民收入减少的比例为6.6%;2007的比例为10.4%。 这说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前两年已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预期趋向乐观转为谨慎乐观,并有可能进一步转变为中性。

      虽然CPI也进一步下降,1月份已降至1%,但CPI的下落有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由于CPI的下降,使得人们的收入变得相对值钱,从而增加货币的价值从而增加了购买的欲望;同时又使得人们期待物价进一步的下降,因此延后消费,从而降低了购买欲望。

      2、住房条件

      从北京的调查数据来看,居住在自有产权的居民占63.8%,此外,公有产权房占的18.4%;从房屋类型来看,普通住房占86%,平房占11.1%;从房屋结构来看,两居室占50.4%,三居室占24.7%;从居住面积来看,19.3%的居民住房建筑面积少于50平方米,34.3%的居民住房建筑面积少于70平方米,20.5%的居民住房建筑面积为70—90平方米(不含90平方米),三者比例合计为74.1%。从上述数据来看,从现有居民居住条件来看,自有产权和公有产权相加达到了82.2%,购房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特别是没有产权房的17.8%、占11.1%的平房、占19.3%的少于50平方米建面的居民,但这部分居民对房价的敏感也使得房价无法保持高水平运行。

      3、房地产业发展

      受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08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增幅比1—11月提高6.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0.3%;商品房销售额24071亿元,同比下降19.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下降20.1%。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下降0.5%。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6.46,比11月份回落2.0点,比去年同期回落9.99点。 随着房地产业的调整,房价下跌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不会立即扭转。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有稳定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不足,将使房价存在进一步下调空间。

      2009年房地产市场观望氛围依然浓重,由于普遍预期房价会下降,投资性购房需求将减少,同时,改善性购房需求将会继续推迟,以自住型的购房需求进一步扩大,并以刚性购房为主(结婚、拆迁等刚性因素首次购房)。经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2008年调查,其中首次购房的比重达到55.6%,而从2009年1月份的数据来看,呈现三方面的现象:一是首次购房的比例已上升至68.5%,并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表明投资性需求在快速下滑。二是购房者的年龄结构比重进一步下移,25-35岁的客户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63.4%提高到1月份的71.3%,由于年龄段的变化,消费者对价格因素越来越敏感。三是63.9%的购房者开始考虑购买二手房,这对新房的销售产生进一步的压力。

      目前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总资产周转率多数在30%以下,经营性现金流也多数呈现负值,资金链普遍吃紧。目前融资市场很不景气,房地产企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融资问题,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4、政策方面

      自从去年开始,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来稳定房地产业,如减免营业税、对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购房入户籍等。在国家层面,降低了房贷利息也是一大利好因素。

      但房地产业未能进入振兴规划是对房地产业的一大打击。同时国家拿出200亿资金,用于各地新增廉租房建设补贴,按照中央补贴与地方配套的比例粗略推算,本笔资金能够撬动的廉租房投资将超过千亿元规模。此外,未来还可能有一笔百亿元左右的中央财政拨款,专项用于廉租房货币补贴。这些都将对商品房的销售造成不小的压力。

      正如政府文件中指出的,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主动采取措施,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说到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广大的开发商,外援终究是辅助性的。亿元“购房消费券”相对于去年2万多亿的购房收入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对于目前的楼市,也只能激发刚性购房的欲望,对刺激消费、拉动购房需求帮助不大。房地产业要走出困境还需要靠房地产商自身的发展,要顺应经济的发展,实事求是地了解市场,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建设房屋,切实提高销售率。

      从93年和98年两次局部的房地产危机来看,楼市调整期一般在两三年左右,预期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楼市或见底回升,到时一旦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好转,房价可能将会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