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老大”好好干,别嚷嚷
《北京日报》记者:最近《中国不高兴》很火爆,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类宣扬民族主义的畅销书?
陶东风: 整个20世纪的中国都充满了民族危难和民族屈辱,同时,民族解放运动也风起云涌。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中国人都不可能不关注自己民族的命运。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是一直处于边缘,经常受欺负,其在世界上的实际地位和人们的心理期待长期以来存在极大差距,这导致了各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比如对自己的民族和民族文化爱恨交加、对西方与西方文化又妒又恨,极度自尊和极度自卑的奇特交织,以及各种复杂的爱国话语表达方式,比如隐藏在各种狂语和大话(“老子天下第一”“诺贝尔奖有何了不起,给我还不要呢”等等)下的自卑。
民族主义这几年在中国的民间和知识界一直都是比较强盛的,出版物很多。先是有《中国可以说不》,现在又有《中国不高兴》。要理解这种现象,就要先分析其出现的语境。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国力强大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随之出现了各种夸张的说法,比如“中国威胁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狂躁型的民族主义,自己觉得是或者应该是“老大”了,但居然别人还没有把我们当做世界“老大”,甚至我们自己也没有当“老大”的心理准备,于是《中国部高兴》的作者们就站出来了,这本书的主题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应该也有能力当“老大”。
这是近年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如果真的做了世界老大,坐了第一把交椅,别人也承认了,它反而不会整天嚷嚷着“我要当老大”“我要领导世界”,民族主义的情绪反而会弱化或掩盖起来,不会那么嚣张了,它反而会很低调。
这表明这次的民族主义是在中国经济和国力发展到一个特殊时期出现的。在差不多整个20世纪,中国都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没有“说不”和“不高兴”的资本,领导世界更是天方夜谭。想想看,要是在80年代初出现这些论调,别人会说这些人是疯子,那个时候更多的人选择了严厉的自我批判,甚至鼓吹全盘西化。现在苗头已经不一样了,我们似乎已经强大起来了,经济发展很快,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了,可能马上要超过日本成为第二了。就是有人觉得当“老大”有希望了,作世界领袖的苗头出现了。这个时候,以前压抑的自大心理就会被放大,被发泄出来。加上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好像还没有充分正视中国的变化,更没有让中国领导世界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事实上又没当上世界老大,还是小弟弟。自以为是老大或者应该是老大了而事实上还不是,这个时候最容易产生失落、愤怒、自大交织的心理。我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了!我已经长大了!有力量和你抗衡了!你居然还当我是小孩子,岂有此理!
我觉得这就是这些民族主义畅销书出现并流行的原因。
《北京日报》记者:应该如何评价这种民族主义?
陶东风:每一个国家都看重自己的国家利益,但不是所有国家都鼓吹民族主义。美国一直以来很重视自己的国家利益,但很少通过像《中国不高兴》那样直白的言论来表达民族主义情绪,那样赤裸裸地嚷嚷着要做“世界老大”(虽然人家才是真正的老大)。相反,美国在对内对外的宣传上都提倡普适价值,比如人权、民主、自由等,而不是说自己这样做是为了“领导世界”,做世界的“老大”。这说明民族主义最好不要挂在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像做世界“老大”这些东西是不能说的,可以去做,比如发展军事工业,制造航空母舰等等。《中国不高兴》刚好相反,“老大”还没有当上,当“老大”的野心却路人皆知了,搞得满天下的人都知道中国要当“老大”,要“领导世界”。这是很愚蠢的。而且有些说法很过火,不理性,在国外引起很多猜测,助长“中国威胁论”。这是何苦?还是低调一些好。
此外,民族主义要处理好与普世价值的关系,要受到理性的制约,我们爱国,但是归根结底爱国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可爱,更加符合普世价值。这意味着在爱国之上有一个更高的、理性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爱国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国家变得可爱,而不是国家好也爱坏也爱,国家干好事我们支持,干坏事也支持。爱国的情感像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一种由自然联系支撑的感情。比如我们对自己父母或子女的感情就是一种很典型的自然感情,不管他/她是不是比别人优秀,我们都无法不爱他/她,我们对他们的感情比对别人肯定要深一些。这是自然感情。但这种自然感情要受到理性的制约。比如说,当一个人的父母或子女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做错了,如果这个人是理性的,就要纠正他,而不能是处于狭隘的亲情为他辩护。对自己民族的感情也应该是这样。一方面,即使自己的民族不如别的民族,我们还是会对自己的民族更有感情,因为这是一种自然感情,这是没有办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为自己的民族辩护,更不意味着批判自己的民族的人都是卖国罪。鲁迅等严厉批判“国民性”的知识分子,比那些无条件地、盲目地为民族文化的劣根性辩护的更爱国。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尖锐的,我们不能说鲁迅批了国民性就不爱国了。爱国最后要落实到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可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