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商”之我见
--一评“价值中国网”
收到价值中国网运营部宋兴波先生的信函,拜读了吴健先生的大作《期待知识服务商交易平台(一)》,作为尊重和关注价值中国网的网民,有责任、有义务如实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1、价值中国网在不断创新中成长
价值中国网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五年来,在林永青先生等高层管理者的积极倡导下,始终把创新作为价值中国网的灵魂,坚持“实名制”,创建“股份制”网站,给“股东”分红,不断更新栏目……,现在,又在积极筹划创建“知识服务商交易平台”。对于这些创新举措,我举双手赞成。必须肯定,对于宣称“我们是一群充满着理想与激情,知识和行动力,立志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而奋斗的人们”的中国价值网,立网根基是知识,而知识的本质就是创新。这就是说,价值中国网必须事事、时时、处处坚持创新,视创新为价值中国网的生命。必须指出,“迄今为止,站内聚集了30多万会员”的现状,相对于我泱泱中华,相对于“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4200万人”(科技部《2007年科技统计报告》)来说,我们才刚刚起步。必须承认,我们的创新大旗,举得还不够高,有时还不够坚决,有时还在步一般网站的后尘,两眼仅仅盯住“点击率”。把“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全部纳入我价值中国网是一种不现实的奢望,但是,争取把“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8%-10%发展为价值中国网的成员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发展、壮大的道路只有一条:创新,不断的创新,唯有创新才具有吸引力,唯有创新才具有竞争力,唯有创新才具有凝聚力。
2、“知识就是财富”的理念值得商榷
“知识就是财富”是价值中国网的基本主张和理念。
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存在形式,在现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知识被公认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和动力。“知识就是力量”是人所共知的名言。早在工业革命时代,知识的价值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马克思极其重视发掘和弘扬知识的价值:知识是生产财富的手段,知识是致富的手段。但是,不能简单地把知识和知识资本等同起来,也不能简单地把知识和财富等同起来。知识资本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资本,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特定的知识转化而来的。知识与知识资本是有根本区别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成为资本。知识资本只是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是能够为企业创造增盈价值的知识,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知识。知识如何转化为知识资本?关键仍然在创新。以知识为基础,进行创新,由创新创造“增盈价值”,带来超额利润,这才有财富可言。笼统地说“知识就是财富”容易造成误导,更不能笼统地提“知识就是资本”,那种认为有了知识就是有了资本,有了知识就能卖钱的主张是害人的。
3、“众包”有希望,“个包”难成行
价值中国网的会员有知识,想搭建一个平台发挥知识的作用是可以的,关键是如何发挥作用。打个比方,我们的会员就像含量各异的“矿石”,而企业需要的是“钢材”。“矿石”是提炼“钢材”必不可少的原料,但“矿石”绝不能当“钢材”用。“知识服务商”这个平台,如仅仅是“卖矿石”,像“威客”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倒也可以,但恐怕预后不良,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应该承认,“矿石”是有价值的,但要看对谁而言,有用时则价值连城,无用时则一文不值。不能把“知识就是财富”当作“知识服务商”的设计指导思想,还是要坚持创新理念。
“知识服务商”应该这样设计:成立价值中国网“知识服务公司”,在深入了解和调研的基础上,寻找和发现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经过整理、归纳成为攻关课题,在网上发布,依靠会员集体智慧的发挥,即各抒己见地发表文章,完成创新的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形成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案,由“知识服务公司”协助企业完成创新的开发。企业在实现创新后,在取得经济效益之后,在自愿基础上支付一定数额的报酬给“知识服务公司”。到年底,“知识服务公司”依据参与会员的不同表现,适当给予“股份”奖励即可。会员追求的是价值的实现和价值的承认。不能设想,我们的会员会通过“知识服务商”的交易平台,发了大财,成为富翁。我觉得这是幼稚可笑的。发挥会员集体的智慧,共同实现创新目标,这大概就是“众包”的要义。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和“个包”的做法,恐怕仍然是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