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重组,中国仍是“重中之重”


近日,AMD为了更好优化业务,集成X86处理器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全球运营架构进行了重大重组。目前重组已经完成,AMD新的四大部门是产品、技术、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部门。这是AMD力争恢复盈利性的最新举措。

 

AMD推出新的业务架构之后,全球各大区也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我们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唯一没有改变的则是中国市场和AMD大中华区重要的战略地位。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依然直接向AMD总裁兼CEO德克·梅尔汇报,而AMD大中华区依然是除美国本土以外的唯一的业务大区。

 

AMD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是中国市场在AMD全球业务中的突出表现决定了的。一方面是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另一方面则是AMD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AMD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其全球销售的最大市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对于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市场,AMD肯定不会去过多地调整,而是继续巩固与加强其在中国既有的品牌发展策略,进一步获得突破。

 

AMD为什么能在中国取得成功?这并不是偶然的,AMD在中国的成功与其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发展策略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AMD在中国市场上搭建了一支优秀的销售和市场团队。郭可尊所领导的AMD大中华区团队在中国市场起步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市场份额迅速提高,成为了全球业务增长速度最快也是最大的市场。这一点,被业内所广泛认可。AMD公司前董事会主席鲁毅智博士说,“郭可尊女士领导的中国团队成绩非常出色。如果满分是10分,我给郭可尊的成绩打11分”。两年前原AMD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孙秀芳离职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如果从AMD出来再做市场营销的话,我是不会离开AMD的。”原因就在于AMD中国的销售和市场团队已经非常优秀。

 

其次,AMD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推行本土化策略,实行“芯植中国”的理念。AMD在苏州设立CPU封装测试工厂,大中华区总部落户北京中关村,向中国科技部转让了当前世界主流的、成熟的低功耗x86微处理器,在上海建立了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研发中心等一系列动作,反应出AMD本土化的决心。2008年,AMD在实施全球“The Future is Fusion”品牌推广计划,甚至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中文品牌理念“融聚未来”。

 

最后,AMD在中国市场上坚持贯彻于合作伙伴共赢的策略,不仅仅停留在为这些厂商提供芯片,其中还包括新兴市场的拓展,赢得了合作伙伴的认可。就拿目前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农村“电脑下乡”活动来说,AMD通过一是与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二是抓住农村电脑市场需求的现状,更多地借助提供培训、应用等服务去创造需求、满足需求,从而获得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让合作伙伴与AMD一起在这一市场上共赢。

 

AMD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功经验,这也决定了此次重组之后中国市场和AMD大中华区的重要地位仍然不会改变。中国市场仍是AMD全球地域业务的重点,AMD的重组牢牢抓住了这一点,“重其所重”,在全球业务组织架构上凸显了中国市场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AMD将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