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人民网推出大型网络互动平台——反腐总动员,平台旨在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直接、便捷的反腐窗口。(2009年5月16日人民网)
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群众诉求日趋强烈的今天,网络反腐,已经成了反腐倡廉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和一个特殊渠道。曾几何时,网友爆料、网民发贴,使一个又一个贪官“浮”出水面,“落”下马来。民间反腐力量逐渐跃上前台,互联网成了“曝光台”。在互联网上输入“舆论监督”、“民间监督”、“反腐败”、“百姓喉舌”等关键词,可以找到许多类似的民间反腐网站。这些网站把举报人手中的证据、资料等一一呈现,直接推动了一批腐败案件的查处。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民间反腐网站的逐渐增多,随着民间反腐力量的不断积聚,随着中央反腐声势的日益加强,随着群众反腐呼声的日渐强烈,越来越多的官方媒体、知名网站,也纷纷开辟了反腐专题网站、开通了举报直通车。人民网推出的大型互动平台——反腐总动员网站,既有中央亮剑、地方出击、要案集粹等常规新闻栏目;同时又开发了举报热线、反腐荣誉证、承诺书、精英榜、留言墙、反腐调查等互动栏目,突出了时效性、公平公正性、便捷性、互动性,不失为新形势下的又一把反腐利剑、举报先锋。
中共中央在未来五年反腐败工作规划中,要求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反腐倡廉的创新性举措,无疑是在当今网络大众化的社会条件下、在倡导、推行“网络执政”的政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人民网推出“反腐总动员”正是根据中央反腐败工作规划的要求,适应网络时代的、符合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的、具有开拓性的并显然是行之有效的一项深入开展反腐倡廉重要平台。
反腐总动员网站可以说是为广大网民和有关部门提供了一个表达诉求、发现线索的重要平台、特别窗口。但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反腐网站,反腐总动员的号角就一定能吹响,就一定能收到防腐、惩腐的效果,还无法断定。因为,反腐总动员,爱“拼”才会赢。
一要广大网民去“拼”。网民来自各行各业,来自四面八方,如同一张无形的网、一把无形的枪。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但是,如果他们发现了一些官员腐败的重要线索,不愿提供、不敢提供,只能在网上发发牢骚、泄泄私愤、打打口水仗,也就很难起到反腐监督的作用。任何战争,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并充分依靠人民群众,都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反腐败,也不例外,群众参与至关重要。反腐败从来就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当然,作为群众、网民,要充分相信党中央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要充分相信主题网站的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一定会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诉求、周到地保护自己的安全,放心大胆地说,放心大胆地举,力争做一名反腐斗士。
二要工作人员去“拼”。网站能不能办好,与网站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素质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尤其是反腐网站,更是如此。因为反腐网站,可能会经常性地看到很多言辞激烈的帖子、留言、文章、举报,对于这些,不能见到就删,听到就封。当然,还有可能会碰到来自方方面面要求删帖子、删文章的压力,作为工作人员,一定要能顶得住,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前提下,办好网站,维护好网站。另外,在保证内容时效性的同时,要体现功能的时效性,要及时地把重要举报信息转呈相关部门,并将处理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举报人,并对重要案件进行跟踪报道,自觉做反腐同盟军。
三要有关部门去“拼”。反腐网站只是一个信息发布和举报受理的平台。而举报信息提交了以后,大量的工作是转交到了有关部门那儿去做了。作为官方资源,直接反腐败的是各级纪检和检察机关,他们无疑都为中国的反腐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成绩背后,也存在着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有关部门如果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网民身份信息保护的意识不够,很有可能使举报信石沉大海,使举报者身份信息泄露出去,甚至可能给举报者带来灭顶之灾。有关部门一定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调查处理每一件举报信和案件线索,并将结果及时进行一定范围的反馈、发布、通报。对经调查后证据确凿的腐败分子,一定要从快从严从重处理,绝不能心慈手软、姑息迁就,筑牢反腐倡廉的铜墙铁壁,成为腐败分子的斩首者。当然,部门反腐败首先必须自身“干净”,如果自身不“干净”也就不可能真正担当起反腐败的指挥员和战斗员的职责。
反腐总动员,爱“拼”才会赢。只要各方人员、各路力量,共同努力、协调作战,就一定能真正在网上筑起反腐败的铜墙铁壁,布下反腐败的天罗地网,从而对政坛官员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迫使他们谨慎行使权力。
相关新闻:
人民网反腐总动员启动 为网络反腐搭建平台
反腐总动员,爱“拼”才会赢
评论
20 views